治疗法则: 益气养胃。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四君子汤:人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4.5克。本方能甘温益气养胃。(2)黄芪建中汤:黄芪30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炙甘草10克、饴糖30克、大枣10克、生姜10克。本方能益气、温中、补虚。 2.加减变化:呕恶欲吐或妊娠恶阻者,用基本方(1)加橘皮10克、法半夏10克,以和胃降气;呕吐痰涎清水者,可加吴茱萸、桂枝各10克,以温中降逆。胸脘不舒,痞塞胀满者,加柴胡,升麻各10克,枳实10克,厚朴12克以升清降浊,燥湿除满,或用半夏泻心汤,补泻同施;饮食不香,口淡无味者,应加砂仁10克、建曲15克、鸡内金10克、藿香6克以醒胃运脾。胃脘隐痛,喜温喜按者,用基本方(2)加良姜15克、香附15克,以温中行气止痛。 (二)外敷药物 1.外用烫熨法:麸皮一两,拌炒生姜渣五钱,炒热后用布包裹,揉熨患处。用于胃虚痞满。 2.暖脐膏[1](由沉香、小茴香、乳香、肉桂、麝香等组成)每次1张,微火化开,贴脐腹。适用于胃脘虚痛、寒痛者。 (三)饮食疗法 1.金橘根堡猪肚:金橘根30克、猪肚l00~150克,切成小块,加清水四碗煲至一碗半,以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猪肚。本方具有健脾开胃,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以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2.胡椒酿红枣:红枣5个去核,每个红枣纳入白胡椒二粒,煮饭时,放在饭面蒸熟食之。本法温中补脾,暖胃止痛,用于胃虚疼痛, 嗳气,口淡,痰涎清稀者。施治要点: (一)“虚则补之”是治疗一切虚证的基本法则,然补益之法,因证而异。叶天士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古人又曰:“六腑以通为补。”胃虚证的治疗,除益气养胃之外,常用理气和胃药如木香、砂仁、枳壳、莱菔子、陈皮、厚朴以及消食药神曲、山楂、鸡内金、谷麦芽等。其目的是“降浊”;浊气降则清气升,气机调和则补药自能发挥作用。即所谓“以通为补”、“以降为补”、“补而不滞”之意。 (二)理气、和胃药大多味辛,性善走散,过用则辛香燥烈,耗伤胃气。故在治疗时,贵在配伍恰当,以补为主,以通为辅。如阿胶桑明膏之用陈皮,归脾汤之木香,参苓白术散之砂仁,皆有此意。另有苦寒败胃之说,苦寒药用之不当,能损伤胃气。但苦寒药其性苦降,符合胃的生理特性,所以,胃虚之证,短期、小量加用苦味药物,反能起健胃作用。 (三)脾胃属土,互为表里,其居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其司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之职。当胃气虚时,脾气亦虚,所以脾胃气虚常常并见。治疗时当补脾益气,辅以消导之品,可用六君子汤加神曲、山楂之类。此外,胃气虚弱时,胃失和降,气滞不行,易挟杂宿食、痰饮、密血等证,治疗时尤当细辨。
请中医的朋友帮我看看这药方
中药四君子汤是古方,由:人参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甘草15克,四味。是气虚病人补气的方子。 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的基础方,现代临床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脾胃气血者。
人参200G、白术100G、茯苓100G、甘草100G(四君子汤)可以补气健脾,当归100G、熟地150G、阿胶200G、白芍100G(四物汤去川芎,加阿胶)补血活血,龟胶200G、鹿胶200G、大云100G可以补肾温阳、润肠通便,枸杞100G可以补益肝肾之阴。全方主要作用是补益气血,同时可以温阳养阴、润肠通便。治疗“白细胞少,血小板少”不错,但是对“经血有块前期色黑”则略微欠妥,清热、活血力量较差,另外,全方几乎都是补益药也不行,不能呆补,要补而不滞才行。拟加丹皮80G、麦冬100G。这样考虑就比较全面了。做丸药比较合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