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医而言,四君子汤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药方,其可谓是“补气第一方”。
四君子汤——补气第一方
中医注重季节,而冬季人的食欲相对旺盛,正是一年之中最适合进补的季节。方大夫为患者开具的药方——四君子汤历史悠久,该方主要组成成分有人参、白术、炙甘草和茯苓,后世有不少补气的药方都是在它的成分基础上进行加减而成。
四君子汤最重要的功效是补气,被称为“补气第一方”,其中,人参为君药,其具有健脾养胃、益气甘温的作用;白术为臣药,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佐以炙甘草和茯苓,健脾祛湿的功效更显著,且补中有利,滋生气血。
这个药方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各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如气短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胸闷恶心等,古有“四君补气基本方,食少无力大便溏”一说。
现代人常常有气虚、脾胃虚弱等问题,坚持服用四君子汤一段时间后,身上不适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因而人们对该药方感到惊叹,不少人也感到疑惑:为什么这个补气的方子得名“四君子汤”,它与“君子”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为何补气的方子被冠以“君子”之称?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硕士陈玲指出,在中药里,甘草、茯苓、白术、人参是最有名的四君子,它们组合在一起变成了人们熟知的四君子汤,之所以被称为“君子”,是因为这四味中药药力平和,专门扶正。
人生病的时候,应先扶正,再驱邪,此时四味药便如同君子般扶助正气,而且,这四味中药性温和,虽补气但不燥热,也如同君子不偏不倚的品行,故而将该方子称为“四君子汤”。
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对其成分进行加减,又可生成新的药方,而功效也更多,适用于更多症状,以下几种方子是最为常见和使用的。
四君子加减,一方变四方
中医治病在望闻问切之后,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开具药方,且药方并非固定不变,患者的情况不同,药方的成分时有变动,如常见的四君子汤亦是如此,在基础的四君子汤成分上加减,可得到以下4种方子:
异功散:四君子汤加上陈皮,则得到“异功散”,这个药方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且有气滞症状的患者,侧重于健脾胃,可以有效改善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胸闷、大便溏泄等情况。
六君子汤:在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君子的基础上,再加上二君子:陈皮、半夏,即得到六君子汤,这个药方具有改善脾胃气虚兼痰湿症状的功效,重在益气化痰,常用于有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胸闷呕吐等不适的治疗。
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砂仁、木香则为香砂六君子汤,该方中各成分药性温和,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症,可改善消瘦倦怠、呕吐痞闷、不思饮食等症状。
保元汤: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佐以生姜、肉桂、黄芪,补气功效更为显著,常用于治疗元气不足,尤其是小儿元气不足诸多症状,如畏寒、倦怠、乏力等。
四君子汤作为补气第一方,在日常治疗上应灵活配伍,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加减成分,才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情况,这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
如何制作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主治:脾胃气虚,面色萎黄,语声低微,四肢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脉细缓。
组成:人参10克,白术、茯苓各9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方解:
方中以人参为主药,甘温补元气,健脾养胃;白术为辅药,苦温健脾燥湿;佐以茯苓甘淡渗湿健脾;茯苓、白术合用,健脾除湿之功更强,促进运化。使以甘草,甘温调中。全方配合,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扩展资料
1、《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为使也。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而色泽身强矣。再加陈皮以理气散逆,半夏以燥湿除痰,名曰六君,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曰君子也。”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3:“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
百度百科-四君子汤
凤凰网-调理月经的方剂: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
四味材料清洗干净备用,鲫鱼煎至两面微黄,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四君子汤就完成了。
主料:茯苓10g、白术10g、太子参10g、甘草5g。
调料:鲫鱼300g、陈皮小小片。
1、四君子汤料稍浸泡洗净,陈皮就大拇指般大小。
2、洗净放3-4碗水浸泡20分钟左右再煲。
3、鲫鱼2面煎下。
4、2面煎黄的鲫鱼放进汤锅 和药材一起煲。
5、煲开改小火煲。
6、煲成1-2碗水即可。趁热喝,一次喝不完 可分次喝。
注意事项:
煲汤前一定要加足冷水 ,不能在中途时往锅中再添加冷水。会使正回加热的鱼肉收缩,从而使其中的蛋白质难以溶解在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