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汤医案-薏苡仁汤奇效良方

tamoadmin

薏苡仁汤医案-薏苡仁汤奇效良方

荨麻疹是常见过敏性皮肤病,内因禀赋不耐,人体对某种外来物质过于敏感而发生的一种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瘾疹、风疹块等。可因食物、药物、生物制品、感染等导致,或因精神因素、内分泌系统疾病、外界寒热刺激等诱发。临床表现:皮肤突然出现风团,鲜红或苍白或皮肤颜色,大小不一,可相互融合,时隐时现,此起彼伏,消退后不留痕迹。伴剧痒、烧灼感。本病常因季节、体质、接触物质、发生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严重者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也可被累及,出现咽喉发堵、胸闷;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甚至出现窒息或过敏性休克表现。病程长短不一,部分反复发作,变为慢性。(一)内治方方一桂枝麻黄各半汤来源《伤寒论》组成桂枝9克,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各6克,大枣4枚,杏仁6克。

功效疏风解表。

制法先煮麻黄去上沫,再入余药同煎。

用法日1剂,分3次服。

方二麻黄加术汤来源《金匮要略》组成麻黄(去节)9克,桂枝(去皮)6克,甘草(炙)3克,杏仁(去皮尖)6个,白术12克。

功效发汗解表,除寒祛湿。

制法上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

用法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方三补中益气汤来源《脾胃论》组成黄芪、炙甘草各15克,人参、白术各9克,当归身6克,陈皮、升麻、柴胡各6~9克。

功效升阳益气。

制法为细末。

用法水煎去渣,食远稍热服。

方四当归饮子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组成当归、白芍、川芎、首乌、黄芪、荆芥、防风、白蒺藜各9克,熟地黄12克。

功效养血熄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五四物消风饮来源《外科证治全书》组成生地黄12克,当归身、赤芍各6克,荆芥、薄荷、蝉蜕各4.5克,柴胡、川芎、黄芩各3.6克,生甘草3克。

功效养血祛风清热。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六清痒汤来源《仙拈集》组成黄芪、防风、荆芥、苦参、蝉蜕、蒺藜、僵蚕、当归、生地黄、赤芍药、川芎、何首乌各1.5克。

功效益气养血,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频繁服之,每日1剂。

方七荨麻疹汤来源《临证医案医方》组成生地黄15克,牡丹皮9克,白茅根30克,赤芍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当归尾3克,山栀子9克,苍耳子9克,薏苡仁15克,谷芽15克,麦芽15克,白鲜皮15克。

功效凉血清热,活血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八疏风清热饮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荆芥、防风、牛蒡子、白蒺藜、丹参、赤芍、山栀子、黄芩、金银花、连翘各9克,蝉衣4.5克,生地黄15克,生甘草各6克。

功效疏风清热。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九消风清热饮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荆芥、防风、浮萍、蝉衣、赤芍、当归、大青叶、黄芩各9克。

功效疏风清热。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祛风胜湿汤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荆芥、防风、羌活、茯苓皮、金银花各9克,蝉衣、陈皮、甘草各6克。

功效祛风胜湿。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一止痒永安汤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荆芥、防风、桂枝、羌活、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各9克,麻黄、白芷、蝉衣各6克。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和营。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二固卫御风汤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炙黄芪、防风、炒白术、桂枝、赤芍、白芍各9克,生姜3片,大枣7枚。

功效调营固卫。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三活血祛风汤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荆芥、白蒺藜各9克,薄荷、甘草各6克。

功效活血祛瘀,和营消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四凉血消风散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生地黄、生石膏各30克,当归、荆芥、苦参、白蒺藜、知母各9克,甘草、蝉蜕各6克。

功效凉血清热,消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五养血消风散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熟地黄15克,当归、荆芥、白蒺藜、苍术、苦参、麻仁各9克,甘草6克。

功效养血滋阴,消风止痒。

制法为粗末。

用法每服6克,水煎服。

方十六搜风流气饮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荆芥、菊花、僵蚕、当归、赤芍、乌药各9克,防风、白芷、川芎、陈皮各6克。

功效疏风达邪,和营理气。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七健脾祛风汤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陈皮6克,茯苓、苍术、泽泻、乌药、荆芥、防风、羌活各9克,木香3克,生姜3片,大枣5枚。

功效健脾理气,祛风散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八乌蛇驱风汤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乌梢蛇、荆芥、防风、羌活、黄芩、金银花、连翘各9克,黄连、蝉蜕、白芷、甘草各6克。

功效搜风清热,败毒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九薄荷牛蒡汤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牛蒡子、焦马勃、焦山栀子、炒僵蚕、连翘壳各9克,京玄参、西赤芍药、薄荷叶、大青叶各12克,板蓝根15克,玉桔梗6克。

功效疏风清热凉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麻黄蝉蜕汤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麻黄、槐花各6克,蝉蜕、浮萍各9克,黄连、甘草各3克。

功效祛风散寒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一浮萍地肤汤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浮萍、地肤子、白僵蚕、白蒺藜、豨莶草、白鲜皮各9克,净麻黄、净蝉蜕、生甘草各2克,苦参片、粉牡丹皮各4克。

功效疏风散寒,祛湿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二加味四物汤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川芎、当归各31克,熟地黄、黄芩、怀山药、白术、首乌各15克,白芍、浮萍各12克,红枣6克。

功效清营健脾,养血消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三蚕砂饮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蚕砂、丹参各31克,重楼15克,白鲜皮、地肤子、蝉蜕各9克。

功效祛风除湿,化瘀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四麻黄方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组成麻黄、干姜皮、浮萍各3克,杏仁4.5克,白鲜皮、丹参各15克,陈皮、牡丹皮、白僵蚕各9克。

功效开腠理,和血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五荆防方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组成芥穗、防风、僵蚕、紫背浮萍各6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牡丹皮、干地黄、黄芩各9克,薄荷、蝉蜕各4.5克,生甘草6克。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六多皮饮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组成地骨皮、五加皮、大腹皮、粉牡丹皮、川槿皮各9克,桑白皮、白鲜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各15克,干姜皮6克。

功效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七止痒合剂来源《简明中医皮肤病学》组成防风、当归各9克,苦参、首乌藤、白鲜皮、刺蒺藜各30克。

功效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八通腑祛风汤来源《古今名方》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大黄(后下)、炒枳壳、薤白、荆芥、防风、白芷各9克,赤芍药、蝉蜕各12克,白蒺藜15克,苦参18克,全瓜蒌24克。

功效通腑泻热,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九养血祛风汤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皮肤病》组成生地黄15克,当归、川芎、白芍、防风、荆芥、苍术、黄柏各9克,甘草6克。

功效疏风养血,燥湿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永安止痒汤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皮肤病》组成麻黄、僵蚕、防风、荆芥、薄荷、甘草各6克,苍术、桃仁、当归尾、赤芍、红花各9克。

功效疏风活血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一徐长卿煎剂来源《皮肤科外用药物手册》组成徐长卿根或全草(阴干)10~15克。

功效疏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二黄参芍桂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炙麻黄10克,桂枝、炙甘草、五味子各6克,白芍药、代赭石、制何首乌各20克,麦门冬、党参、当归、黄芪各12克。

功效辛温解表,益气固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三十味羌活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地黄、羌活各10克,防风、炒苍术、川芎、白芷、炒黄芩、甘草各6克,北细辛1.5克,生姜2片、葱白头3枚。

功效辛温发汗解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四紫银汤一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紫草根、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各15克,连翘、白鲜皮、赤芍药各9克,荆芥7克,蝉蜕5克,甘草3克。

功效疏风清热,和营理湿。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五四皮饮一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地骨皮、白蒺藜、蝉蜕各6克,桑白皮、茯苓、夏枯草、连翘、牛蒡子各10克,地肤子6克,生地黄、赤芍药各12克,生姜皮3克。

功效泻热消疹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备注反复发作者加地龙、蜈蚣、全蝎;并发胃肠道症状者加白芍药、白术、蒲公英、厚朴。

方三十六浮萍蝉防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浮萍20克,蝉蜕、防风各20克,白鲜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

功效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备注偏风热者加牛蒡子、苦参、连翘;偏风寒者加麻黄、桂枝;奇痒难忍发作频繁者加地龙、苍耳子、白蒺藜。

方三十七多味大补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黄芪、地肤子各30克,熟地黄15克,肉桂、制附子各6克,党参2克,白术、茯苓、白芍药、赤芍药、当归各12克,川芎、乌梢蛇、炙甘草各9克。

功效益气养血,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八复方蝉蜕丸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蝉蜕6克,生地黄炭12克,牡丹皮12克,白芷9克,白蒺藜9克,当归6克,赤芍药9克,大力子9克,桑白皮15克,党参9克,荆芥、麻黄、防风、薄荷各4.5克,紫花地丁9克,川黄连3克,黄芩9克,蒲公英15克,黄芪9克,淡豆豉12克。

功效祛风解表,清热凉血,益气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九葛麻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葛根12克,麻黄6~9克,生姜5~9克,桂枝、甘草、白芍药各6克,大枣4~6枚。

功效解肌发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十升阳益胃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黄芪12克,半夏、人参、羌活、白芍药、防风、白术、独活、茯苓、泽泻各9克,陈皮、柴胡各6克,炙甘草、黄连各3克。

功效益气健脾。

用法水煎服,日1剂。

(二)外治方方一茺蔚浴汤来源《外台秘要》组成茺蔚、蒺藜、杨桃、蒴藋草、漏芦蒿各500克,盐1500克。

功效疏风止痒,祛湿。

制法水3石同煮取2.5石,去滓。

用法纳盐待温入浴。

方二百部洗方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组成百部、苦参各120克,蛇床子60克,雄黄15克,狼毒75克。

功效疏风止痒,祛湿。

制法研粗末。

用法以纱布溻洗,或溻洗后再热水浸浴。

方三楮桃叶洗剂来源《简明中医皮肤病学》组成楮桃叶500克,水5升。

功效疏风止痒。

制法煮沸30分钟。

用法溻洗,浸浴。

方四茵陈甘草汤来源赤脚医生杂志,1976:(11)

组成茵陈、地肤子各30克,黄柏15克,甘草12克。

功效清热利湿,透疹止痒。

制法上药用水1.5升,煎至1升,过滤。

用法盛于干净盆内温洗全身。日1剂,每日1~2次。

方五交藤鲜皮散来源中医杂志,1983:(2)

组成夜交藤200克,苍耳子、白蒺藜各100克,白鲜皮、蛇床子各50克,蝉蜕20克。

功效疏风透疹,解毒利湿。

制法加水7大碗(约5升),煎开20分钟。

用法乘热先熏,候温用旧巾布浸药液外洗患处。

方六苦参外洗汤来源云南中医杂志,1986:(1)

组成蛇床子20克,明矾12克,花椒6克,土茯苓30克,白鲜皮15克,苦参30克,荆芥12克,食盐30克。

功效疏风透疹,燥湿止痒。

制法上药加水2毫升煎至1升。

用法将药液倾入盆内加适量温水,然后将小儿泡入盆内浸浴,用毛巾边擦边洗,尤其有疹块须多擦洗,至药液渐凉为度。洗后小儿身体不必用清水洗净,以保持药力。每日1次。

方七浮萍蚕沙散来源广西中医药,1988:(1)

组成紫背浮萍150克(鲜品加倍),蚕砂100克。

功效活血透疹。

制法上药包煎至沸后约10分钟取药汁3~5升。

用法待温度能耐受时,用干净毛巾蘸药汁,从头部向下肢搽洗,日1~2次,每次10~15分钟。

方八百部酒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组成百部180克,75%酒精或白酒360克。

功效疏风止痒杀虫。

制法浸泡7天,过滤去渣。

用法用棉棒或刷蘸涂。

方九徐长卿酊来源《皮肤科外用药物手册》组成徐长卿(研细)适量,75%酒精适量。

功效疏风止痒。

制法调为糊状。

用法涂敷患处,日2~3次。

方十止痒灵来源《皮肤病方剂药物手册》组成蛇床子30~60克,白酒或75%酒精360克。

功效燥湿止痒。

制法浸泡7天过滤去渣。

用法外涂。

方十一参桃酊来源北京中医,1987:(5)

组成苦参、鲜桃叶、胆矾、冰片各6克。

功效利湿解毒,凉血止痒。

制法制成酊剂。

用法每日涂患处4次。

方十二枳实膏来源《幼幼新书》组成枳实30克,茺蔚子、防己各37.5克,升麻45克,竹叶40克,石膏60克,芒硝90克。

功效泻热疏风止痒。

制法上药用麻油1.2升,煎四五沸,去渣。

用法涂患处。

方十三羌活散来源《证治准绳·疡医》组成羌活、独活、明矾、白鲜皮、硫黄、狼毒各30克,轻粉7.5克,白附子、黄丹、蛇床子各15克。

功效祛风燥湿止痒。

制法为细末,油调成膏。

用法敷用。

瘙痒症有什么金方?

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治疗脾胃病的经验,现将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总结于下:

一、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脾主运化,布化精微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主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不健运,则清气不升;胃不和降,则浊气不降,反升为逆。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不但主持着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关乎整个人体的阴阳、气血、水火之升降,所以为人体升降之枢纽。脾胃之升降,又互为因果,胃失和降,则脾气不升;脾升失常,则胃亦不降,正如喻嘉言所说:“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消”。脾清阳上升,胃浊阴下降,则气血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运不升则生化无端,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疾。

二、脾胃病证突出表现为湿与滞  

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无物不受,邪气易袭而盘居其中,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气机壅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食积、痰结、气滞、血瘀、火郁亦即相因而生。邪正交杂,气道闭塞,郁于中焦,此乃属实滞。若脾胃亏虚,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湿、滞又可从中而生,所谓因虚致实,虚中挟滞。正如《素问·调经论》所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由于湿、滞为病机之要,故在治疗脾胃病时,或温,或清,或补,或泻,总以行其滞,利其湿,复其升降为其总旨。

三、脾胃病重在调理,兼以宣通肺气  

脾胃病变多湿多滞,其中脾病多湿,易被湿困;胃病多热,易为热壅,总为气机升降失宜所致,故脾胃病变不宜大补大泄,而贵在调理,探本求源,明气机失调之因,审因论治,复脾胃升降之常,使湿滞消,升降和,诸症可除。  

在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栝楼、麻黄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阻得运,启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四、治疗经验  

1.脾湿外感:风为百病之长,常挟诸邪袭人。风邪挟湿之外感,症见发热恶寒,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头晕头胀,头重如裹,项背拘急不适,可用平胃散加杏仁、葛根、藿香、桂枝、羌活、防风等辛散祛风和胃之品,既祛表之风邪,又散胃中之湿浊,适用于胃肠型感冒。  

2.寒湿困脾:寒湿同属阴邪,易困脾阳,阻遏气机,症见背寒怕冷、脘腹满闷、纳呆便溏、恶心欲吐等诸症,可用五苓散和平胃散、杏仁、麻黄、藿香、草蔻仁、生姜,既增强除湿之力,亦能助脾之功。若寒重于湿者,草蔻仁改为砂仁,加桂枝、高良姜等温胃散寒之品;湿重于寒者,加用苍术。  

3.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4.肝郁脾湿:脾胃之升降与肝气的疏泄关系密切。若情志抑郁,肝气郁结,不得疏泄,则横犯脾胃,使脾胃升降运化失常,湿从内生,阻滞中焦而出现脘腹胀满,两胁胀疼,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溏泄,不思饮食,四肢困重,每遇情志不舒而加重等症状。治宜疏肝解郁,健脾燥湿。偏于胃气不降者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偏于脾虚者多用逍遥散与平胃散合方;对于肝脾不调之腹痛泄泻者则以痛泻要方为主方,可酌加茵陈、香附、青皮、藿香、草蔻仁等开郁化湿之品,使肝得疏泄,脾湿得运,升降调和,湿浊祛除。  

5.脾胃虚弱:素体虚弱,加之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运化无力可见气短乏力、面色淡白、纳呆便溏等气虚之症;若伴有阳虚者可出现胃脘部疼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四肢困倦,神疲纳呆,遇寒加重,遇热则减,下利清谷等;脾气虚日久不愈可出现中气下陷,出院久泻、脱肛、崩漏等。对于气虚者可用六君子汤以健脾益气,方中陈皮、半夏使得补而不壅;若偏于脾胃虚寒者则温中散寒,方用良附丸、理中汤或黄芪健中汤加减;若中气下陷则应益气升提,升阳举陷,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6.脾虚挟湿:脾虚挟湿之症,属本虚标实,治应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多用党参、白术、茯苓、藿香、草蔻仁、厚朴、枳壳、杏仁、麻黄组成的方剂为基础方药。党参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具补中益气等功效;白术甘苦微温,专入脾胃二经,具有健脾和胃,燥湿利水之功效,且偏于健脾益气;茯苓健脾利湿,和胃安神,与白术相伍,可助其健脾燥湿之力,以扶正祛邪;藿香味辛微温,具有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与草蔻仁同用,祛邪扶正;杏仁、麻黄性味均苦温,同入肺经可开上焦肺气,使肺气宣通,湿阻得运;厚朴、枳壳可理气化痰,升清降浊。以上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燥湿、宣肺化痰之功效,用于各种脾湿之水肿、泄泻、咳喘等症。凡属于脾虚挟湿者,无论寒热均可加减运用。

五、病案举例:  

1.胃脘痛案:张某,男,45岁。胃脘胀痛,胸胁满闷,善太息,呃逆频作,不思饮食,四肢困重,嗜睡,大便通而不爽,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弦滑。证属肝郁脾湿,治以疏肝和胃,健脾利湿。方用杏仁10g,栝楼皮12g,柴胡6g,香附9g,茯苓20g,藿香12g,草蔻仁9g,厚朴9g,枳壳9g,白芍12g,甘草6g,半夏6g。服药3剂,胃脘胀痛渐减,大便如常,食欲增加,舌苔厚腻渐退。继服4剂而告愈。  

胃脘痛常因情志不遂、劳累、饥饱、寒凉无常,导致脾胃气机不畅,病因虽多,但病机则是胃气阻滞,不通则痛。据胃脘胀痛,每遇情志不遂而发作的特点,常从肝论治。故方中用柴胡、香附疏肝理气;藿香、草蔻仁芳香化湿,健脾和胃;茯苓淡渗利湿;杏仁、栝楼宣肺解郁,使肺气宣通,湿阻得运;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和胃,健脾燥湿之功。  

2.湿热口疮案:李某,男,50岁。口疮反复发作3年余,用寒凉清泻药则口疮痊愈,然大便稀溏更甚。改用温热补虚则大便稀溏好转,而口疮转剧,疼痛难忍,不能进食,发作常与疲劳有关。现症伴见头痛,口干不欲饮水,大便稀溏,四肢倦怠,舌淡苔黄厚,脉滑数,口腔黏膜充血,舌边尖有两个溃疡面,周围发红,证属脾胃湿热,火毒熏蒸,拟以清热解毒之药:杏仁10g,薏苡仁15g,草蔻仁6g,茯苓15g,蒲公英15g,防风9g,山药20g,藿香10g,竹叶6g,茵陈10g,生甘草6g。服4剂后,口腔溃疡愈合,疼痛消失,大便正常,续与原方,巩固一周停药告终。随访一年,末见复发。  

口疮多为胃热熏灼或阴虚火旺所致。然本案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并兼有腹胀便溏,口干不欲饮水之脾虚湿盛之象,欲补不得,欲泻不能,需全面分析,辨为脾胃湿热、胃热熏灼之口疮。由于饮食劳倦,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热熏灼脾之苗窍,故口唇糜烂,疼痛难忍。方中用茵陈、竹叶清利湿热;杏仁以升上焦肺气,使湿阻得运;茯苓、薏苡仁、山药健脾利湿;藿香、草蔻仁芳香化湿;蒲公英、防风、生甘草清热解毒,又不碍利湿,使热清湿利,诸症自愈,收效亦速。  

3.风湿外感案:宋某,男,60岁。3日来头昏头闷,头重如裹,周身乏困,四肢无力,背部恶寒,微有发热,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咳嗽,喷嚏,舌苔白腻,脉浮缓,证属外感风湿之患,治以祛风解表,芳香化湿,方用杏仁10g,麻黄6g,藿香10g,草蔻仁10g,桂枝6g,赤芍9g,茯苓10g,葛根9g,生姜3片,大枣4枚。服药2剂,诸症减轻,仍有四肢困重,不饥不食,以藿香正气丸两盒,以善其后。  

外感病多因于风,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分,患者素体肥胖,脾湿过盛,新感风邪,则成风湿合邪之外感,治当外散其风而药用桂枝、麻黄、葛根、藿香,内祛其湿而配以草蔻仁、茯苓,更以杏仁宣肺解郁,共奏祛风解表、健脾燥湿之效。

外感系列方——千金苇茎汤——罗大伦

瘙痒症是指仅有瘙痒症状,而无原发皮损的一种皮肤病。中医称之为风瘙痒。可发于任何季节、任何年龄,但更好发于老年人,更多见于冬季。临床表现以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损为特征,或瘙痒局限,如肛门、阴囊、女阴和小腿等,或逐渐扩展至身体大部或全身。瘙痒时发时止,夜间尤甚,影响睡眠,多伴抓痕、血痂或继发感染。常反复发作。

(一)内治方方一四物汤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当归(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干地黄(酒洒蒸)各等份。

功效养血润肤。

制法为粗末。

用法每服9克,水煎去渣,空腹食前热服。

方二养血定风汤来源《外科证治全书》组成生地黄15克,当归9克,赤芍、天门冬、麦门冬、生僵蚕各6克,鲜首乌15~21克,牡丹皮4.5~6克,川芎1.5克。

功效养血润肤,滋阴生津。

用法水煎温服,或为丸服。

方三养血润肤饮来源《外科证治全书》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当归、黄芪、天花粉、黄芩各9克,天门冬、麦门冬、桃仁各6克,升麻3克。

功效养血润肤,滋阴生津。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黄芪化毒汤来源《外科大成》组成生黄芪15克,连翘6克,防风、当归、何首乌、白蒺藜各3克。

功效益气养血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地黄饮子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当归、玄参、牡丹皮、红花、白蒺藜、首乌各9克,僵蚕、生甘草各6克。

功效养血滋阴,熄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六扶脾坚表汤来源《疮疡经验录》组成金银花、黄芪、防风、桔梗、苍术、白术、甘草、怀山药、车前子各12克。

功效疏风清热利湿。

用法水煎,每日1剂。

方七除湿饮来源《揣摩有得集》组成苍术、白术、地骨皮、白鲜皮、白附子、五加皮、僵蚕、秦艽、连翘、白芷、羌活、防风、生甘草各3克,蝉蜕9克。

功效燥湿清热,祛风止痒。

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

方八救割全生汤来源《石室秘录》组成人参15克,当归45克,荆芥5克。

功效益气和血祛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九荆防生地汤来源《不知医必要》组成荆芥、防风各30克,赤芍、生地黄、金银花各24克,甘草9克。

功效凉血疏风,利湿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止痒永安汤一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麻黄、薄荷、独活、赤芍、桃仁、甘草、当归尾各6克,白芷、蝉蜕、天麻、荆芥穗、僵蚕各9克,藏红花(另冲服)4克。

功效祛风活血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一止痒永安汤二来源《常见皮肤病中医疗法》组成麻黄、防风、荆芥、僵蚕、薄荷、苍术、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甘草。

功效疏风活血,调和营卫。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二新消风散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全蝎、僵蚕、牛蒡子各9克,薄荷、苦参、荆芥、防风各6克,生地黄15克,蝉衣4克,甘草3克。

功效祛风清热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麻黄、大枣、生姜、甘草、僵蚕、蝉蜕各6克,连翘、杏仁、钩藤各9克,赤小豆、桑白皮各15克。

功效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四苍柏饮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苍术、黄柏各6克,蒲公英、茵陈各15克,山栀子9克,苦参片、茯苓皮、地肤子各12克,生甘草3克。

功效清热利湿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五止痒熄风汤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生地黄30克,牡丹皮、赤芍、丹参、玄参、白鲜皮、刺蒺藜各9克,煅龙牡各10克,生甘草9克。

功效凉血滋阴,消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六养血熄风方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黄芪15克,当归、白芍、红花、玄参、荆芥、白蒺藜各9克,川芎、甘草各6克。

功效养血滋阴,消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七首乌七花汤来源《名医奇方秘术》组成何首乌、生地黄、熟地黄、钩藤、杭菊各10克,防风、凌霄花、槐花、红花、玫瑰花、白扁豆花、鸡冠花各6克。

功效养阴疏表,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八麻桂各半汤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桂枝、杏仁各6克,麻黄3克,赤芍9克,生姜3克,大枣6克。

功效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九二地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熟地黄、生地黄、赤芍药、女贞子、枸杞子、玉竹、麦门冬、菟丝子、浮萍、防风、防己、枳壳各10克,当归10~12克,川芎6~9克,生黄芪、何首乌、刺蒺藜、白鲜皮各15~30克。

功效滋阴养血润肤,疏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当熟养血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当归、熟地黄、鸡血藤、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荆芥、防风各9克,川芎、何首乌、甘草各6克。

功效养血安神,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一当黄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当归12~15克,熟地黄、黄芪、白蒺藜、川芎、荆芥、白芍药各10~12克,何首乌30克,防风、甘草各6克。

功效益肾补肝,养血疏风,润肤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备注湿热重者加黄柏、黄芩、薏苡仁;风盛者加蝉蜕、白鲜皮。

方二十二首乌养血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当归12克,熟地黄、制何首乌、山药各15克,生地黄、黄精、天门冬、麦门冬、防风各10克,蝉蜕、炙甘草各6克。

功效养血祛风,滋阴生津。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备注冬季瘙痒加重者加桂枝;夏季瘙痒加重者加玄参;瘙痒顽固者加全蝎。

方二十三皮肤瘙痒症专效方来源《中医专病专效方》组成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白鲜皮、荆芥、生地黄、紫草、赤芍药各9克,蝉蜕6克,甘草5克。

功效疏风清热凉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备注血热盛者加牡丹皮;病久血虚者加当归、熟地黄。

方二十四消风散加减来源《四肢躯干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生地黄、生石膏各15克,苦参、苍术、胡麻仁、牛蒡子、知母各9克,荆芥、防风各12克,蝉蜕、甘草各6克。

功效清热凉血,疏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五润肤汤加减来源《四肢躯干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玄参、麦门冬、钩藤、赤芍药、牡丹皮、白鲜皮各10克,当归、蝉蜕各6克,白蒺藜12克。

功效养阴润燥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六凉血消风汤加减来源《四肢躯干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生地黄、生石膏、白茅根各30克,玄参、知母、牛蒡子、荆芥、防风各9克,白芍药12克,金银花15克,甘草6克,升麻3克。

功效凉血清热,解毒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七龙胆泻肝汤加减来源《四肢躯干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龙胆草、黄芩、炒山栀子、车前子、六一散、柴胡各9克,甘草、升麻各3克,防风、蝉蜕各6克。

功效清肝泄热,利湿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八人参健脾汤来源中医杂志,1983:(5)

组成党参、黄芪各12克,土炒白术、陈皮、防风各10克,茯苓皮12~15克,荆芥、砂仁(后下)、炒枳壳、玫瑰花、甘草各6克,炒黄连1~5克,广木香9克。

功效益气健脾,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九润肤汤来源湖北中医杂志,1991:(4)

组成红枣20枚,绿豆100克,猪脂1匙,冰糖适量。

功效益气健脾,祛风止痒。

制法水煮至绿豆开花。

用法分2次服,日1剂。

方三十全蝎止痒汤来源安徽临床中医杂志,1998:(5)

组成全蝎、皂刺各9克,蛇床子15克,生地黄、熟地黄、防风各30克,当归、丹参、白鲜皮、白蒺藜、首乌各20克。

功效养血滋阴,熄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一养血润肤饮二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6)

组成党参、黄芪、生地黄、熟地黄、麦门冬、当归、赤芍、白芍、防风、浮萍各10克,丹参、鸡血藤、苦参、地肤子各15克,夜交藤、刺蒺藜各30克。

功效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二天麻丸来源《太平圣惠方》组成天麻、枳壳(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牛蒡子(微炒)、麦门冬(去心,焙)、羌活、秦艽各9克,防风、人参、羚羊角屑、犀角屑、黄芩各15克,乌蛇肉(酒浸,炙)、麻黄各30克,苦参3克。

功效祛风燥湿,凉血止痒。

制法捣筛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不计时服,温浆下20丸。

方三十三枳壳羌活丸来源《圣济总录》组成羌活、枳实、人参各45克,防风、枳壳、芍药、白茯苓、白芷各60克,细辛、当归、生甘草各30克,牡丹皮75克,川芎90克。

功效益气养血,活血祛风。

制法上药捣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大弹子大。

用法每日服1丸。

(二)外治方方一防风浴汤来源《太平圣惠方》组成防风、羊桃根、苦参各90克,蒴藋1升,石楠、秦艽、川升麻、茵芋、白蒺藜、蛇床子、白矾、枳壳各30克。

功效疏风止痒。

制法细锉,以水7斗,煎至5斗,去滓。

用法于暖室中洗浴。

方二蛇床子汤来源《老中医经验学术选编》组成蛇床子18克,艾叶9克,苍术、黄柏、苦参各15克。

功效燥湿止痒。

用法水煎薰洗局部,日3次。

方三止痒浴剂来源《皮肤科外用药物手册》组成枯矾、川椒各120克,朴硝500克,野菊花250克。

功效燥湿止痒。

制法加水15~20斤,煎煮3沸。

用法滤过乘热洗浴,至微出汗为度,日1次。

方四粉身方来源《太平圣惠方》组成川芎、藿香各60克,麻黄根、白芷各90克,藜芦45克,雷丸150克。

功效疏风止痒。

制法捣罗为散,入英粉150克,相和匀。

用法粉身。

方五三黄洗剂来源《外伤科学》(广州中医学院)

组成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份。

功效燥湿止痒。

制法共为细末,上药10~15克,入蒸馏水100毫升,医用碳酸1毫升。

用法用时摇匀,棉签蘸药液搽患处,日4~5次。

方六香木水洗剂来源《中医皮肤科诊疗学》组成木贼草、香附、地肤子各30克,细辛9克。

功效燥湿杀虫,止痒。

制法研细末加水混匀。

用法用毛刷外涂患处。

方七蛇床子洗剂来源《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组成威灵仙、蛇床子、当归尾、土大黄、苦参各15克,缩砂壳9个、老葱头7个。

功效祛风止痒。

制法水煎2次,混合倒入浴盆。

用法坐浴,每次20分钟,日1次。

肺炎吃什么中药

现在外感病越来越凶恶,我总是感觉,通常的外感,稍微调理,即会治愈。可是现在的外感却越来越复杂,因为有雾霾,导致空气的成分非常复杂。而最受此害的,就是我们的呼吸系统了,所以我们必须要从中医宝库里面筛选武器了。

现在的外感,如果控制不住,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演变成肺部感染,成为肺炎。此时,西医会用抗生素处理,但是,由于我们过多使用抗生素,结果导致外邪对抗生素有了抗药性,所以抗生素的效果在下降,很多人用了抗生素,甚至会没有效果。

肺部感染,我们中医中药的效果非常好,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往往忽略的,我们认为西药快,中药慢,殊不知,中药对症了,效果一样快的。

肺部感染,中医也分各个证型,也有阳气不足的,但是,在最初阶段,多数是热邪壅滞的热症。

此时患者的症状,多是发烧,严重了,甚至会咳吐腥臭痰,或脓血,胸中隐隐作痛,咳嗽的时候尤其严重。此时患者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跳动得很快,中医叫脉数。

这里面,看舌非常关键,舌质此时是红色的,越红说明热越严重。

此时,中医会用清热解毒、化痰清肺的药物,而我建议,在这个时候,可以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加上中医的经典方子: 苇茎汤

这个方子,因为是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里面的方子,所以也叫千金苇茎汤,以区别于后世的其他同名方剂。

这个方子的原来的剂量是这样的:苇茎(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粒)、瓜瓣(半升)、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

我现在使用,通常用这样的剂量:芦根60克、薏苡仁30克、冬瓜子30~60克、桃仁9克。

这个方子里面,原方用的是苇茎,对于什么是苇茎,稍微有点争议,多数医家认为是芦苇的茎,因为茎在水上,主升发透邪的作用较强,而后世苇茎不大用了,都用芦根,过去认为芦根与苇茎药性稍有不同,芦根生于水中,清热透热的作用更好。现在我们已经主要用芦根来代替苇茎了,我的体会是效果还是不错的。原方是先煮苇茎,然后用这个水来熬其他的药物,我们今天放在一起熬就可以了。

方子里面的“瓜瓣”,也有争议,《张氏医通》等医书认为是甜瓜子,我们现在则多用冬瓜子,效果也非常好。

这个方子,我们现在常用于配合治疗肺脓肿、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肺热痰瘀互结者。

孙思邈

对于这个方子的解释,《成方便读》这样说:

“痈者,壅也,犹土地之壅而不通也。是以肺痈之证,皆由痰血火邪,互结肺中,久而成脓所致。桃仁、甜瓜子皆润燥之品,一则行其瘀,一则化其浊;苇茎退热而清上,苡仁除湿而下行。方虽平淡,其散结通瘀、化痰除热之力实无所遗。以病在上焦,不欲以重浊之药重伤其下也。”

这个方子里面,芦根是透热的,清肺部之壅结,用到几十克,透热的力量是很大的,薏苡仁祛湿解毒,将湿热之邪向下导,肺气不能下行,则壅滞,湿热去,则清轻之气可升,肺金之气可以下肃。冬瓜子,清代的《本草述钩元》述:“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凡肠胃内壅,最为要药”。冬瓜子有利水解毒的作用,此处用了效果很好,但是如果是肺部脓肿,则选甜瓜子为好。

这方子里面,我觉得用的最妙的,是活血化瘀的桃仁。要知道,一般热结于内,多有瘀滞,此时如果瘀滞不破,用各种解毒的药物可能效果都有限,所以一般我遇到僵持不下的病情,往往加入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三七、桃仁、红花、丹参等药物,往往可以立刻获效。这是经验心得,可以和大家交流。而肺部纹理细微,患病后更容易导致经脉不通,此时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更有意义。

一般这个苇茎汤我也很少单独用,往往是在肺部感染严重的时候,用了其他清解的药物,此时配合苇茎汤,去除湿热之结,往往效果非常好,我通常还会配合一些鲜竹沥,则效果会更好。

大家看了方子,会觉得薏苡仁是祛湿的,这方子是不是调理湿热严重的肺部感染呢?

这样想是有道理的,如果遇到湿热为患的,此方效果非常好。

但是,如果肺部感染严重了,如果是因为燥邪引起的,或者是热邪伤阴,导致肺部津液不足,此时,也可以用养阴清肺的方子,同时也是可以配合此方的。因为肺为娇脏,受外邪感染,热邪壅盛,虽然可能津液不足,但是也会出现局部湿邪瘀滞的情况,也就是说:津液不足,和湿邪壅滞,是两个层面的事情,在同一时间,不同位置与不同层面,会同时存在,需要同时兼顾。

医案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有位亲戚,是位老人,年轻时曾患结核后来痊愈,此次由感冒开始,逐渐肺部感染住院,西医拍片判断是肺炎,主要在右肺。用头孢类抗生素两周,高热改为低热,出院,停药后再次高热,原来医院不收入院,换另外一家医院继续换抗生素七天,仍然效果不明显,低热,查结核没有问题,西医医生此时因为用抗生素太多,也不主张继续用了,让请中医调理。我评价抗生素有效果,但是没有最终解决问题,高热会随时再起。

老人脉数,手脚心热,判断为热邪伤阴,但是痰声不断,还要清热化痰,于是用养阴清肺之药,配合苇茎汤,因为在右肺,为肺胃不降之象,故加焦三仙各九克、炒鸡内金九克,鲜竹沥口服液两支。五天后基本正常,五天里面的最后两天,白天体温皆正常,他们每晚量体温五次,发现只是每天夜里有片刻体温上到三十七度,时间多在凌晨,一会儿就恢复正常。此时诊脉,脉弱,说明与外邪斗争后正气不足,用小柴胡汤重用人参,扶正驱邪,两天,痊愈。

当然,外感最后引起肺炎的,并不多见,但是如果遇到,尤其是老人,则可能会引起大问题,我们多一点思路,就有可能救患者于危难,所以各位同仁加油,患者如果遇到此类问题,也可以做个参考。

千金苇茎汤,是古人总结出来的一个经典方子,我们不要因为它的药物太平淡了,就忽略它,古人用来治病的,往往就是身边随处的一点草根,一点食物,但是因为是在精彩的理论指导下选取的,药物各有各的去处,各有各的作用,配合起来,效果很好。

古代人是怎么熬药的

方1 苏子方

{处方组成}苏子30克、莱菔子20克、白芥子20克,五味子10克、橘红15克、半夏10克、茯苓30克、枳实10克、前胡10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甘草3克,姜栆为引。水煎服2次,每日1剂,分2次早服。

{处方来源} 摘自《河南中医药杂志》1985,(3):25

方2 清肺化痰健脾汤

{处方组成}鱼腥草30克、黄芩9克、薏苡仁30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桔梗6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咳嗽、气喘、发热,咯吐黄痰。

{处方来源} 摘自《浙江中医杂志》 1986,(1)

方3 辛润止咳汤

{处方组成}半夏6克、细辛3克、生姜5片、炙远志6克、麦冬10克、炙马兜铃10克、炙枇杷叶12克、五味子6克、炒瓜蒌皮15克、天竺黄10克、炙甘草6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辛温散寒,甘凉清热。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干克频作,喉痒无痰。

{处方来源}摘自《吉林中医药杂志》 1993,(1)

方4 芎桃丹汤

{处方组成}川芎6克、桃仁10克、丹参10克、紫菀10克、补骨脂10克、半夏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温补脾肾,活血化痰。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痰多不能平卧、胸闷。

{处方来源}摘自《新中药》杂志 1997,(2)

方5 特别推介

{处方组成} 蚤休15克 黄芩15克 全瓜萎15克 马兜铃15克 石韦15克 广地龙15克 穿山龙15克 百部15克 青黛10克 海蛤粉10克 法半夏10克 橘红10克 麻黄10克

功用 清热化痰,镇咳平喘。

主治 慢性支气管炎。

方6 特别推介

{处方组成} 五味子10~15克 诃子5~10克 **壳5~10克 白术12~30克 山药12~15克 菟丝子12~20克

功用 酸敛温补,止咳平喘。

主治 慢性气管炎。

加减 慢性气管炎属痰湿型者重用白术以增强健脾燥湿之能;属虚寒型者加干姜、附子、破故纸以温阳散寒;属痰热型者加黄芩、瓜萎、大黄以清肺化痰;属阴虚型者加百合、麦冬、生地以滋养肺肾之阴。若兼有表证者,可去诃子、**壳,或减少两者用量。外感风寒者,可加入麻黄、紫苏;外感风温者,可加入银花、连翘;外感湿邪者,可加入藿香、紫苏。若用于咳嗽缓解期发作前的预防治疗,可减去诃子、**壳再加用破故纸、台参。

方7 特别推介喉痒咳嗽验方两则

喉痒咳嗽的特点是喉头奇痒,痒之则咳,愈咳愈甚,咳点在声门以上,胸透肺部无病变。患者特别是某些过敏性体质者,或因粉尘、化学气体、气候突变等不良因素刺激所致,往往咳经数月不愈,一般止咳药罔效。

方一:地龙、诃子、藏青果、乌梅、麦冬、防风、各10克,蝉衣、五味子、射干、远志各6克,粉沙参15克,每日1剂,加水煎服。

方二:制僵蚕、射干、浙贝母、红花各10克,桔梗6克,黄芪、丹参、玄参各20克;咳声嘶哑、口干欲饮、舌红少津者加牛蒡子6克,蝉衣3克,北沙参 15克;胸闷乏力、舌苔薄白、舌淡者加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0克,以水煎服,每日1剂,5天为1个疗程。

除用上述方药治疗外,对喉痒咳嗽宜食萝卜、梨、苹果等甘凉滋润之物,可缓解喉痒,使咳暂止。

方8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验方组成:满天星 批杷叶 罗汉果 独脚莲 八角莲 吊天莲 不出林 臭牡丹 甘草各适量

功能主治: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附注: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是由病毒、细菌的感染,物理、化学刺激,以及过敏等因素所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于寒冷季节,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症,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咽痛、肢体酸楚等症。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指反复多次的呼吸道感染,病程超过两年,每年发病时间在两个月以上,有咳嗽、炎症、湍息、咯痰四大症状状,X线胸片显示间质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改变。本病属中医的“咳嗽”、“痰饮”、:“喘证”等范畴。治宜清肺祛痰,健脾化湿。(

[概说]

咳嗽是临床多发病。“咳嗽虽多,无非肺病。”肺为五脏的华盖,其生理特点是“清虚之脏”,可以接受五脏的精华之气,而不能受五脏六腑之浊气;可受大自然清灵之气,而不能受任何尘污之气;可经受正常的气候变化,而过度的寒、湿、热、燥诸邪气都能影响肺的功能。因此说它是“娇脏”。不论什么原因干扰肺气正常的宣发与肃降,都能引起咳嗽一证,也可以说,咳嗽既是一个以主证命名的证候,也是多种疾病中发生的一个症状。

从明代张景岳起,已明确把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型,一直沿用至今。

外感咳嗽,都有感冒的病史、症状。当然,也因外感的情况不同而分为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燥热咳嗽三个基本类型。风热咳嗽痰多呈黄稠;风寒咳嗽的痰多呈稀白痰,易于咳出;而燥热咳嗽一般咽喉发痒,干咳少痰,或量少呈白沫,或粘稠成块,难以咳出,甚者咳痰带血丝。内伤咳嗽,则是因其它疾病的干扰,使肺阴不足,肺气虚弱而发生。临床见证不一。常见的有肝火犯肺(因肝火灼伤肺脏,炼液为痰,阻遏肺气升降而咳)、肺肾阴虚(因久病阴虚,面生虚热,虚火灼肺而咳)、脾不健运(水枳为痰,湿浊上泛,阻肺而咳)、心肺气虚(气虚不足,难以宣清肃降,逆而为咳)等几种。

当然,咳嗽对于肺本身来说,是一个本能的保护性反应,因为咳嗽的震动,使气道运动,排出痰浊病邪,有利于肃清肺脏。因此,咳嗽的治疗原则,不能仅仅止咳,必须针对病因此痰、健脾、清肝、养阴、补气、温肾等皆可做为止咳的治则。《内经·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就是这个意思。

[选案]

案一,气阴并亏之质,肝火最易升腾,外风乘之,引动枳饮,咳呛气急。曾投散风清热,气急渐平,而咳呛未已,痰多白沫,呛则气火上升,左边头痛,咽喉亦觉燥干。脉小数,左弦细,舌苔微黄,尖红而痛。火浮于上,清肃不行,急宜清肃上中,豁痰润燥。

沙参 苏子 杏仁 竹茹 蜜萎皮 川贝 白芍 白薇橘红 紫菀 海浮石 茯苓 冬瓜子 批把叶

(《巢崇山医案》)

案二,晨起痰先浓后薄,定是脾胃湿痰。早起便常薄而糖,亦是脾胃湿热,脾不健,湿不化,上蒸于肺为痰,于肠为泄。脉濡细而滑,舌苔黄而腻。治法宜健脾理胃。

茯苓 生冬术 姜半夏 冬瓜子 扁豆衣 橘红 瓦楞子 杏仁 川贝 甘草 竹茹 苡仁

(《金子久医案》)

案三,劳力伤阳,卫失外护,风邪乘隙入于肺俞,恶风多汗,咳嗽痰多,遍体酸楚,纳少神疲。脉浮缓而滑,舌苔薄白,恙延逾月,姑拟玉屏风合桂枝汤加减。

炙黄芪 炙防风 生白术 炙甘草 桂枝 白芍 光杏仁 家贝母 橘红 炙紫菀 蜜姜 红枣

我患有阑尾炎,近2年了,请问一下,我到什么时候才会?

一、煎药时间

古代的煎药时间是通过加水多少来控制的。

齐梁间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就已经提出了一个近似标准的汤剂煎煮时间方案:

“凡煮汤,欲微火,令小沸。其水数依方多少,大略二十两药,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此为准。然则利汤欲生,少水而多取;补汤欲熟,多水而少取。好详视之,不得令水多少。”一般药物按当时的度量衡每二十两药物加水一斗的比例,煮至水剩四升时说明药物已经煎好,但是发汗、涌吐、泻下等方剂就需要少量的水,煮较短的时间,而补益方剂需要大量的水煎煮较长的时间。北宋官颁的《太平圣惠方》进一步强调要严格按照方书记载的水量煎药:“凡煮汤……其水数依方多少,不得参差。”此种标准历代相沿。李时珍指出:“陶氏所说,乃古法也。今之小小汤剂,每一两用水二瓯为准,多则加,少则减之。如剂多水少,则药味不出;剂少水多,又煎耗药力也。”

陶弘景已经明确提出了不同功用汤剂煎服时间有所不同,而实际应用中仍有细微区别。

清代名医徐大椿特别指出了煎药时间的重要:“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其法载于古方之末者,种种各殊……其煎之多寡,或煎水减半,或十分煎去二三分,或止煎一二十沸,煎药之法,不可胜者,皆各有意义。

清代伤寒学家柯琴的论述生动而有说服力,他认为大、小承气汤的区别不仅在于药物、剂量,更在于煎法:“二方煎法不同,更有妙义。大承气用水一斗,先煮枳、朴,煮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内硝者,以药之为性,生者锐而先行,熟者气纯而和缓。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缓于制剂者,正以急于攻下也。若小承气则三物同煎,不分次第,而服只四合。此求地道之通;故不用芒硝之峻,且远于大黄之锐矣,故称为微和之剂。”由次可见煎药时间及“内药”(下药)顺序在中医治疗中的玄妙了。

二、煎药次数

考《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记载,都采用一次煎煮法,即一剂药只煎一次,多分三次服。某些汤剂的“再煎”是“去滓再煎”,即汤剂的再浓缩,与今天常规煎药采取一剂药先后煎煮二次不同。陶弘景也对服药次数略有提及:“凡云分再服、三服者,要令势力相及,并视人之强羸,病之轻重,以为进退增减之,不必悉依方说也。”唐代孙思邈对二服三服提出了技术标准要求。“分再服三服者,第二第三服以纸覆令密,勿令泄气。欲服,以铜器于热汤上暖之,勿令器中有水气。”陶弘景和孙思邈所说的“服”,皆是一煎分成若干次服,而不是不同的煎次。《备急千金要方》中仅见“再煎”的例子是“地黄煎”,药仅生地黄一味,头煎过后,“布绞去粗滓,再煎令如饧”真正的二煎、三煎在唐代已经出现,但并不普遍,到宋代开始普遍出现了。

需要指出的是唐以前并非没有二煎,二煎的出现与补益类药物的价高有关。陶弘景曾建议:“凡建中、肾沥诸补汤,滓合两剂,加水煮,竭饮之,亦敌一剂新药,贫人当依此。”二煎的使用者是“贫人”,药物是“补汤”。

明代龚廷贤认为煎药次数与所煎汤剂的功效是有关的:“凡诸补汤。渣滓两剂并合。加原水数。复煎。待熟饮之。亦敌一剂新药。其发表攻里二者。虽前药取效。不必煎渣也。从缓从急之不同故耳。”

胡慎柔(1572~1638年),明末著名医僧。因患痨病,经名医查了吾治愈后随查氏习医十余年,颇有所获,后由查氏荐之于名医周慎斋继续深造,留心摘录周氏临证经验。由于他有很好的悟性,对治疗痨病虚损有很深的体会,他谈到治疗虚损的秘诀第三关时指出:“则前保元、四君等剂,皆投之不应,须用四君加黄芪、山药、莲肉、白芍、五味子、麦冬,煎去头煎不用,止服第二煎、第三煎,此为养脾阴秘法也。服十余日,发热渐退,口疮渐好,方用丸剂,如参苓白术散,亦去头煎,晒干为末,陈米锅焦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日服二钱,或上午一钱,百沸汤下。盖煮去头煎,则燥气尽,遂成甘淡之味。淡养胃气,微甘养脾阴。师师相授之语,毋轻忽焉。”这种特殊的不用头煎只用二三煎的煎法实属罕见。

胡慎柔还以丹徒王盛之医案为实例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方法:

六脉俱九至,外症则咳嗽面赤,懒言怕闹,时病已半年,从前苦寒之剂,不记数矣……此真气已虚而脉数也……六脉中又脾、肾二脉洪大,此肺金不能生肾水也,理宜补肺金生肾水……取药十四五帖或二十帖……五六帖,数脉不减,即以前剂去头煎,服二煎、三煎,不十剂而数脉去,后以六君子加姜、桂五六帖……令外以盐熨,内服二陈加桃仁、元胡索、薏苡仁二帖……复用补脾六君加五味、白芍而愈。

在医案后,作者强调“此案脉证宜细看。”俞震在编纂《古今医案按》时完整地选取了本案,并指出:“慎柔所著《五书》,专治虚劳。其论有第二关第三关之说,其药有去头煎服二煎三煎之法,其辨阴阳寒热与人不同,而专主于温补,亦自成一家而已。观此案即可见其立异鸣高也。”

清代赵晴撰在《存存斋医话稿》中也指出:“古人煎药。各有法度……有只用头煎,不用第二煎者,取其轻扬走上也。有不用头煎,只用第二煎第三煎者,以煮去头煎,则燥气尽,遂成甘淡之味,淡养胃气,微甘养脾阴,为治虚损之秘诀。”

阳痿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方法有哪些?

西医治疗阑尾炎的方法,除了手术还是手术,然而其效果如何呢?据统计,其完全治愈率仅仅在60%左右,剩余的40%则对不起,就要忍受各种各样的遗留病症了,总而言之,医生是没错的,错的只是患者,睡觉你命运不好呢,不成为60分之一内的一员呢?

对于此病,中医中药有没有好的法子呢?回答是肯定的。大家都知道,阑尾炎它大概基本等同于中医的肠痈,早在一二千年前的《金匮要略》中,就有比较详细的论治方法,而且在中医界也一直在延用着这些有效方剂,虽然后世医家也有不少创新的名方传世,但在我看来,总不出乎大黄牡丹皮汤和薏苡附子败酱散的范畴。 根据笔者的经验,阑尾炎病因分为三个方面,治疗也要辨证施治。

一:清热解毒通下法

清热解毒通下法的代表方剂是大黄牡丹皮汤,由大黄,芒硝,牡丹皮,桃仁,冬瓜仁五味药组成,方中大黄芒硝苦寒泻下,荡涤肠中湿热瘀结之毒,使之速下,丹皮桃仁凉血活血,冬瓜子排脓,五药相合,功能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初起,右少腹疼痛拒按之证。方虽千古,功效卓著,许多时候,原方即可,无须加减,历代医家虽然各有发明,但其处方却总不能离此方之范畴。此方治阑尾炎,临床报道很多,下面试用我治的一例患者来说明之。

患者张xx,65岁,88年12月13日诊,先是从20天前,每晨自觉口中粘秽,舌苔厚,干,大便偏于燥结,于10号,因腹痛来院诊治,金院长诊为慢性阑尾炎,因证情不重,年岁又高,故采用保守疗法,一方面用静点消炎药,(每日用液体1500ML加红霉素,氢可)一方面用中药内服,经治三天,无效。

适今日院长有事去和龙,嘱我照顾患者,患者家属复求余诊。现证状:右下腹连胁下胀痛,大便已三日未通,也无矢气,自言数日来所服药物都聚于胸腹中,至令胸中呕恶欲吐,脉沉实而略数(正在静点),舌苔秽浊,我说阑尾炎似无疑意,(院长是西医,诊断阑尾炎本是小菜一碟)但不知所服中药处方为什么药,即到药房查前日处方,乃大黄牡丹皮汤和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方。

方本无大谬,要在用量不对,方中大黄仅用5克,薏仁反用50克,其他药都在5-15克不等,大概意在排脓,然腑道未通,脓从何排?此证痞满燥结俱全,方中大黄仅用5克,况且掺杂于诸药之中,焉能奏功。我重新为他开方:大黄25克,牡丹皮15克,桃仁10克,冬瓜子10克,枳实15克,川朴10克,芒硝10克分二次兑服,嘱其静点完后,马上回家煎服,若至半夜大便仍不能通,(因当时已届傍晚)则把二煎再服下,因为患者恶心,又嘱他也可以采取一次少服,分多次服的方法,如果药后出现腹更痛的情况,不必害怕。

14日晨,患者自己步行来院,(前几日都是用车拉来),自己说,昨夜头煎服后,至夜半觉腹鸣,转矢气,但大便仍未通,于是服二煎,天亮6点钟前,腹中突然大痛难忍,少顷泻下大便,先是硬块,后是稀水,量甚多,腹中顿轻,今腹中已不觉痛,只是有点不适的感觉,右腰部觉有痛处,三天来饮食未进,今晨已能吃饭。查其脉,比昨日略软,视其苔,腐腻脱去大半,露出舌尖部质红,前方去芒硝,枳,朴,加公英,银花,元胡,大黄改用10克,续进二剂。加服红霉素片,一次25万,一日三次。(这红霉素片是原来院长开的药)停用其它西药。

16日复诊,前二付药已服完,腹未再痛,仍微觉不适,大便又二日不通,舌苔腐腻已退,舌质红,略有薄苔,脉滑数,有矢气,此为余热难清,复用第一次处方加减4剂,大黄15克,丹皮15克,桃仁10克,芒硝10克(让他自己掌握用量)枳实10克,川朴10克,冬瓜子10克,公英20克,银花20克。药后即愈。

按:治阑尾炎服用大黄牡丹皮汤必须泻下,服药后五六小时如仍不能泻下者,可再续服之,一般来说以一日之间不超过三次左右为原则,过多则体虚,少则效果不明显,泻下后体虚者,处方中可酌加人参之类以护正气,也可采用现代液体疗法配合治疗。方中大黄既是攻逐瘀滞之先锋,又是“抗菌消炎”之主药,不可或缺,如有化脓倾向或已化脓者,可以合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方加减以疗之。腹胀明显者,可加理气药如枳朴之类以消之,总之,灵活权变,在于医者。

2,王智贤老中医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验《见三十种病治验录267页》

按:薏苡附子败酱散之原方,我在临床中没有单独用过,今录王老验案一则,以证此方之效。

任××,女性,12岁,本县吉家庄人,素体健壮,嗜食甜味,既往有蛔虫病史。发病已二十天,始为阵发性腹痛,脐周较重,吐蛔虫二条,自服一粒丹三十粒,便出蛔虫十余条,略带红色,腹痛稍有减轻,但仍频发不已。五天后突然腹中剧痛难忍,辗转呻吟,头汗肢冷,继而周身发热,腹部膨胀变硬,按之痛甚。尿量少,便干,少有矢气。延医数治,服四环素及中药等,见效甚微,腹胀渐增,疼痛不减,病情日重,体质日衰。或一日脐部破溃,流出黄白色恶臭脓液半碗许,混有十余条腐败已之蛔虫,长六七寸,粗如筷状。此后逐日流脓不止,并流出虫二十余条,部分已成残骸。胀痛转轻,身热渐退。就诊时形瘦体弱,面白无华,神疲声低,皮肤干皱,一派嬴露之象。体温37,8C,白血球18000立方毫米,中性80%,腹部膨隆,腹壁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明显减弱。溃口流出较淡之脓液,脉细数无力,舌干瘦,苔黄而燥。

患儿素日虫盛,吸吮肠道精微,久而脏腑亏虚,气血不足。偶遇寒温失调,则蛔虫搔动,进而穿破肠腑,糟粕外泄,气血瘀滞,腐败化脓而积里成痈。日久耗营伤血,正气衰败,不能濡润肌肤,滋养脏腑,故有面白色淡,神疲体衰,肌肤甲错,脉细数无力等正虚邪恋之象。众医诸药皆无箸效,可谓难证。细查金匮要略,肠痈浸*病脉证并治第十八指出,“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此证痈脓虽非肠内,但脉证基本相同,属脓痈里积,日久正衰之证。方用:薏苡仁30克,败酱草30克,附子3克,大黄10克,厚朴10克,甘草3克,三剂,每日一剂。二诊,胀痛大减,脓液变淡,精神转隹,食纳有增,脉始转旺,舌始润泽。药中病减,效不改方,再服三剂。

三诊,破口初愈,诸证俱息,唯觉口舌干燥,但饮水不多,脉虽转旺尚且无力,舌红而少津,此乃毒热伤阴,大病伤气,致气阴不足之象,当补气阴以善其后。生芪20克,党参10克,干地黄20克,山药20克,白芍10克,黄精10克,花粉10克,甘草3克,四剂。至此再未服药,身体渐复,无后遗证,今已二十余岁,为健壮青年。

按:薏苡附子败酱散,即由此三味药组成,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排脓。主治肠痈已经化脓者,根据金匮要略的观点,脓已成者用此汤,脓未成者用大黄牡丹皮汤,唐宋以降,历代医家多持此观点,但也有认为此方乃是治内有痈脓之方而非是治肠痈之方者(如曹颖甫),证之临床实践,中医的方剂,适应证广,原非专治某病而不及其他,只要证相类,即可用之,今再以王老所治验以证之,更是不辨自明,故学者不必拘执,而本方能治已成脓的阑尾炎,当是毫无疑问的了。

又,历代医家于此方虽然多有论述,然单用此方治愈如此重证者并不多见,王老此案,实为不可多见者。此患者虽然不是阑尾炎,但蛔虫引起的肠穿孔合并腹膜炎,既便现代医学来治疗,也是颇感棘手的,而王老用这样的处方愈此重证,岂不神乎哉也。在现在一切都依赖西医的年代,不知以后还会不会碰到敢用这种方的人了

二:温中散寒法

提到治阑尾炎,人人皆知用清热解毒法,而今我提出用散寒的方法来治阑尾炎,未免骇人听闻,或者有人会说我是在标新立异,请读者先不要过早下结论,耐心看完我下面的病案,自会明白。

自治阑尾炎之经过

90年元旦刚过,2号我即感冒,一月7日,天将晓,睡梦中觉腹痛,以致痛醒,醒后发现痛点正在右下腹阑尾区,因我经常有腹痛之疾,未在意,仍坚持上班,至中午,痛渐加剧,心疑是阑尾炎,即服复方新诺明片,为止痛,又服阿托品,每次二片。至8号,仍痛如故,也不觉胀,痛处不移,手不敢按,行走也须略哈腰才行,否则疼痛难忍。坚持又服药二日,痛虽不再增重,也不减轻。只好按阑尾炎试治之。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大黄15克,牡丹皮10克,地丁30克,桃仁10克,冬瓜子15克,三剂,一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连服二日,每天便泻5-6次,腹泻后觉痛略减,但旋复如故,体力渐虚,剩余一剂即不敢再服。

余细思症状,确是阑尾炎,但服药腹痛不减,显系药不对证,为解腹痛,想开芍药甘草汤,暂时以缓解腹痛,抬手开方,忽思这几日所服药物,均偏苦寒,余素体虚,阳虚之体,现四肢不温,凛凛畏寒,舌苔淡白,也均属寒象,平常就经常有腹痛腹泻,这些都是中焦虚寒的现象,我的脉象平时就细弱,此时自然不足凭,但若诊为一般的中焦虚寒性腹痛,应该多有串痛,此则已经数日,却一直固定于阑尾区,疼痛不移,也无矢气,确应诊为阑尾炎,阑尾炎治以大黄牡丹皮汤,本应对证,何以不效?

转念又想,中医治病,应以辩证施治为原则,不当拘于什么阑尾炎之类的名词,既是有寒,自当温之,乃意遂决,用:党参15克,干姜15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二剂。一日一剂,又虑痛有定处,恐是有瘀,因用血竭5克,研细装胶囊12粒,每服二粒,取其活血散瘀止痛(这在后来的再实践中证明是多余)11日上午服第一煎,服药后即觉辛辣甘暖传遍全腹,腹痛渐轻。当天下午服二煎,即不再痛,且腹中也频转矢气,12日,二剂服完,霍然病愈。余深叹辨证之难,又叹方药对证之神验,故不厌其烦而详记之。

如果我自己的治疗还不能证明确实是阑尾炎的话,我还有数例以证之。建筑公司原来的工会主席,也患阑尾炎,原来他有一次去淄博开气功学术会议,突然得病腹痛,在淄博医院诊断为阑尾炎,经消炎治疗缓解,回来后又服红霉素数日而愈。又过十几天,腹痛又犯,向我询方,我为开大黄牡丹皮汤,服六剂,又愈。临近春节,又犯。只觉隐痛,余观其脉舌,不见有热象,正好我自己服理中汤而愈,见他的证状也象我一样,遂如法炮治,也服药三剂愈。

96年12月11日,邻居谢xx妻妹的女儿,年9岁,因腹痛在乡镇卫生院住院三天,医院说可能是肠梗阻,也可能是阑尾炎,因不能确诊,故让转院来到县医院,诊断为阑尾炎,采取保守疗法,灌肠,静点,始终痛不止,住院五天就花了五百多元,又让再交500元押金,因到其姐姐家借钱,而谢xx即来求我诊治,患儿除腹痛外,有轻度脱水貌,身体卷缩,阑尾区压痛明显,我细审脉证,一派虚寒之象(脉舌俱同于我的脉证),遂大胆为开理中汤一付试服,晚间煎服后,至夜12点痛即止,12日又一剂即愈。二剂药费共花三元八角钱。

此之后,同院高医生的叔叔家有一女儿,年12岁,也得阑尾炎,先是小高请他在县医院的同学为之诊治,也是采用了保守疗法,主要用青霉素静点,共点了十二天,痛也不再增重,但也不见轻,问我可否用中药治,我审查脉证,也是虚寒之象,于是竟用理中汤三付,复诊已基本不觉疼痛,患者父亲怕复发,于是我又为她开温运中宫汤(理中汤和二陈汤加乌药,木香,砂仁,神曲)三付药,服完而愈。见我用此等方治阑尾炎,讶为从来没见过。

我自从悟出阑尾炎有寒热之分,中焦虚寒者可以治以热药,而且用理中汤如此价廉的方剂即可治愈如此重证,很觉得意,以为乃是自己一得之见,及至后来看了中医内科急证医案辑要,才知前人早已有之,虽然有点让我失意,但却也更能证明我的所见决不是臆语,故再把此案引用过来以证我言不虚。

肠痈寒凝,气血壅聚

祁××,男,30余岁,少腹疼痛,以右边腹痛急剧,长达七日,西医诊断为阑尾炎。诊其脉,弦紧不数,舌苔白微腻不燥,时有肠鸣,但小便清长,而大便不通。结合脉证,认为系:下元阳虚,寒气凝结,结则不通,不通则痛。遂以温经助阳,祛寒散结之剂,以真武汤加味治之。处方:丽参三钱,附片二钱,白术三钱,杭芍三钱,生姜三钱,茯苓五钱。嘱其水煎分二次服,傍晚服第一煎,约莫片时,呻吟渐止,已入酣睡。将至午夜,家人意欲唤醒服药,余告以勿惊,令其安睡。方至鸡鸣,患者睡醒,自服二煎。约莫半时,又连续呻吟,诉其腹痛,俄尔肠鸣后重,急欲登厕,先多矢气,后下绿水样便,量虽不多,腹部疼痛从此消失。可见肠痈不仅多是温热蕴积,血瘀气滞,在临床上也有阳虚阴盛,寒凝水结,肠道不通所致之证。《席梁丞治验录,肠痈》

按:肠痈瘀热者多,阴盛寒凝者亦有之,不可不知。此案以脉证诊断为阳虚寒凝,气血壅聚不通,以真武汤扶阳温通,俄倾病除,亦经方之妙用者也。

三:理气和胃法

理气和胃法,主治慢性阑尾炎之属于气滞型者,或由上二型的治疗期中,转为此型,或一开始是用西药消炎的方法,久治不愈而成。以腹痛绵绵,肠鸣漉漉,或舌苔厚腻等为主证。常用处方有二:

一:如果没有瘀热证状,而现一派虚寒加气滞者,即用《温运中宫汤》(即理中汤和二陈汤加乌药,木香,砂仁,神曲。寒重加用附子)医案见上例。

二:是《慢性阑尾炎汤》,方由香附9克,乌药9克,槟榔6克,半夏10克,陈皮9克,沉香3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白芍30克,苏梗10克,生姜5克,谷芽10克,麦芽10克,香连丸9克(分吞)。

是方以香附,乌药行气活血,主疮疡之痈瘀,槟榔破滞攻坚,又治症结,黄芩清热活血,沉香苏梗行气,芍丹止痛,夏陈和胃,香连调气,全方行气活血,清热凉血,治气滞血凝之痈疡,确可消散止痛,本方来源于上海早年一名医,后由沈仲圭先生广为介绍,疗效可靠。

二方均见于《百治百验效方集》(卢祥之编著)

我自得此二方后,也数次用之于临床,最为典型的一个病例便是赵xx,赵与我原来住隔壁,现在搬到小区去住了,当年他的大儿子赵明患咳嗽数年不愈,是由我治愈的,所以对我十分信任。97年,赵xx自己得了阑尾炎,因他的弟媳在县医院中当护士,所以就到县医院中住院治疗,医生采用保守疗法,每日静点,住院五六天,腹痛如故,一位病友告诉他说,一般的阑尾炎可以用中药治疗,而且效果很好,并把自己以前吃过的处方拿给他看。

他突然又想起了我,于是打电话来问我能不能用中药治阑尾炎,我肯定的回答后,他便出院回家了。我到他家中为之诊后,开了此方的加减方,他说:你用的处方和我那位病友给我的处方为什么不一样?(那人服的处方是大黄牡丹皮汤加减的处方),我为之解释说,你的病情和那人的病情不一样,那人的病情我没有见过,但从他服大黄牡丹皮汤加减方而愈来看,他是属于阑尾炎初起,必气血瘀滞,毒热证状明显,故服之有效,你现在已经用大量的抗生素静点这么多天,虽然病没有全好,但毒热证状基本已除,现在唯有腹痛绵绵,肠鸣漉漉,自觉微有胸腹痞满之意,这都是肠胃气滞的表现,正应用此方来治疗,赵为之首肯,服三剂轻,又三剂愈。

我用此方治慢性阑尾炎,虽然病例还不算多,但正所谓尝一脔而知一鼎之味者也,故我对此方之效也是深信不疑。但我的观点是,处方要活用,比如此方主旨是理气和胃,在此前提下,尽可灵活加减药味,不必照搬原方可也。为了便于记忆,我曾编顺口溜如下:慢性阑尾理气先,和胃活血带“消炎”,理气诸香群药用,和胃二陈芍药甘,活血桃红牡丹皮,清热大黄芩与连。

结束语:阑尾炎是临床中常见病之一,其治疗方法也不是唯一的。中医中药对它也有很好的疗效,但由于受西医“炎证”这一理论的影响,致使现在的医生在治疗此病时,不管病人脉证如何,似乎也只剩下了清热解毒泄下法这一条途径了。如果有效,便沾沾自喜,若无效,也不知原因出在哪里。西医也说,中医不过如此,连个阑尾炎也治不了。真的治不了吗?我通过自身的治验而及于他人,证明了这个问题。而且温中散寒法同样可以治好阑尾炎,为治疗阑尾炎拓宽了思路。

尤其是在治疗用“消炎”方法而没能取得好的疗效,从而转为“慢性阑尾炎”者,用温中散寒法和理气和胃法往往能取得十分理想的疗效。

阳痿是指成年男子萎软不举,或举而不坚,不能;或虽可勃起,但瞬即萎软不坚,以致不能圆满完成或无法进行的男性性功能障碍。

一、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阳痿之发病与机体的整体观密切相关,其原因颇多,但临床往往以虚证为多见。

(1)肾气虚衰:肾藏精,主发育与生殖。精能化气,肾精所化生之气称之为“肾气”,是由肾阳蒸化肾阴而产生,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生化作用。若因劳倦内伤、年高体弱;或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及肾、房劳过度等皆可致肾气不充而产生肾气亏损,并进而导致肾阳虚衰,以致性功能减退或阳痿。

临床以勃起稀少或举而不坚、腰膝酸软为特征。

(2)命门火衰:张介宾《景岳全书·命门余义》云:“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而脾胃以中洲之土非火不能生……”,由此可知命门是人体阳气的根本。若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可致阴寒内生、命门火衰,出现痿而不举、畏寒肢凉、腰膝酸软为主症之阳痿。

(3)胃气虚衰:人以胃气为本,主要为受纳和腐熟水谷之精微以充养全身,胃气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脏腑功能活动,正如《中藏经》所云:“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饮食是人体出生后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脾胃具有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功能,故有“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说。若因饥饱失节,饮食不适,病后失调,用药不当以致胃气受损;或先天禀赋胃弱,出现阳明胃气虚衰,难以充养宗筋、阳事不兴为主要特征的阳痿。因此,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阳痿》云:“又有阳明虚,则宗筋纵,盖胃为水谷之海,纳食不旺,精气必虚,况男子外肾,其名为势,若谷气不充,欲求其势之雄壮坚举,不亦难乎?治惟有通补阳明而已。”

(4)心脾亏损:心主血脉,能供给全身生理功能所需之血液,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同时心主神志,与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心在各脏腑功能活动中居于重要地位,故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称谓。脾主运化,主统血,在运输水谷精微之同时亦输送水液,使人体的组织器官得到营养及水液的充分濡润;其统血的功能又具有使血液行于脉中以营养全身,故有“脾为后天”之说。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阳痿》云:“凡思虑焦劳,忧郁太过者多致阳痿。盖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此宗筋为精血之孔道,而精血实宗筋之化源。若以忧思太过抑损心脾,则病及阳明冲脉,而水谷气血之海必有所亏,气血亏而阳道斯不振矣。经日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及女子不月者即此之谓。”因此,若素体虚弱,或思虑过度,或病后失养损伤心脾之气,则可出现淡薄举而不坚,伴有心悸、乏力、纳呆等为主症的阳痿。

(5)胆虚惊恐伤肾:肝与精神情志有关,与胆相表里,因此,胆气的盛衰常涉及精神情志活动,《类经》云:“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互济,勇敢乃成。”《临证指南医案》云:“有郁损生阳者,必从胆治。盖经云: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又云:“少阳为枢,若得胆气展舒,何郁之有?”《景岳全书·阳痿》亦云:“凡惊恐不释者亦致阳痿,经日恐伤肾即此谓也。故凡遇大惊卒恐能令人遗失小便,即伤肾之验;又或于阳旺之时,忽有惊恐,则阳道立痿,亦其验也。”因此,胆虚者即可情志抑郁,又易惊恐伤肾。若素体懦弱,胆怯多疑,或有房事之时因大惊卒恐而致阳痿史,其后追忆发生惊恐之际的情景,每临交媾则疑虑丛生,阳事不举;平时亦有闻声而恐,闻音而悸。

(6)寒滞肝脉:《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而寒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若阴寒偏盛则阳气不能振奋,气血运行不畅;而且寒性收引,易使气机收敛,筋脉肌肉拘引。故《灵枢·经筋》云:“足厥阴之筋……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人,伤于热则纵挺不收。”若寒邪侵袭肝经滞留不去,可以导致肝经气滞血凝而勃起所需血量不足发生阳痿。临床伴有少腹胀痛或睾丸抽掣性疼痛为主要特征。

(7)肝气郁结:肝主疏泄,具有舒展、升发的特性。人的情志活动,除心所主外,与肝的关系也很密切,只有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的情况下才能气血和平、心情舒畅;而人体血液的运行,还必须依赖肝疏泄功能的协助,才能使气机调畅以使血行不致瘀滞。而足厥阴肝经绕阴器,故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源流》云:“又有失志之人,抑郁伤肝,肝木不能疏达,亦致阳痿不起。”因此,若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气机郁滞,肝失疏泄,则肝气郁结,血液运行亦随之瘀滞。临证以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伴有情志抑郁、烦躁易怒、胸胁不舒、善太息为特征。

(8)肝经湿热:肝经绕阴器、抵小腹;而湿邪其性重浊,为有形之邪,容易侵体下部。《景岳全书·阳痿》云:“亦有湿热炽盛,以致宗筋弛纵而为痿弱者,譬以暑热之极则诸物绵萎,经云壮火食气亦此谓也。”王纶《明医杂著·男子阳痿》云:“属肝之经络。

盖肝者木也,如木得湛露则森立,遇酷热则萎悴。若因肝经湿热而患者,用龙胆泻肝汤以清肝火、导湿热;若因肝经燥热而患者,用六味丸以滋肾水、养肝血而自安。”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本经津液不化反为湿浊,蕴久化热;或因过食肥甘,酿湿生热:或感受湿热之邪内阻中焦,郁蒸肝胆,伤及宗筋,致使宗筋弛纵而引起阳痿。临床以举而不坚并见肝胆湿热或湿热症状为特征。

(9)脾胃湿热:脾胃共为后天之本,而脾为“太阴湿土之脏”,湿邪最易伤脾,脾虚又最容易生湿,湿邪蕴久必从热化。《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临证指南医案·阳痿》亦云:“更有湿热为患者,宗筋必弛纵而不坚举,治用苦味坚阴,淡渗去湿,湿去热清病退矣。”若饮食不节,嗜食醇酒厚味,体肥不勤而湿浊内生,或因脾虚运化失常而湿邪内停,蕴久化热;或外感湿热之邪未尽,致使脾胃升降失司,导致淡薄,阳物不举。临床以淡薄、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伴有脘腹满闷、纳呆呕恶、四肢沉重等的症候群。

(10)痰瘀阻络:的勃起依赖于血流量的增加与维持一定时间的储存,以保持一定的勃起时间。阳痿多见于腹股沟动脉被粥样硬化阻塞而致血流人量不足。而痰浊之邪无处不到,尤易阻滞脉络。因此,若痰浊、瘀血蕴阻经络,致使气血不荣宗筋,以致举而不坚或虽举而不持久,不能完成正常。临床以举而不坚或虽而不持久而不能交媾,伴有睾丸胀痛、枯黄稀疏、或会皮肤有蚁走感为特征。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企图时,出现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不能症状者。

2.诊断

(1)凡成年男子未过天癸应尽之数,时痿弱不能勃起,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持久,或人牝旋即痿软,均可诊断为阳痿。临证之时,应当与男子“八八”精气衰而阳事不举之正常生理现象相区别;亦应与欲同房之时能勃起,未交接即,或进入牝内须臾即,之后疲软,遂不能进行正常之相区别。阳痿的诊断并不难,但为了区分心理性或器质性阳痿,应当详细了解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提高疗效。

(2)实验室检查:应用现代放射免疫学,可测定血浆睾酮(T)、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GH)和催乳素(PRL)等激素水平。

病变位于睾丸者,表现为促性腺功能亢进性性腺功能低下症,其血浆LH值增高,睾酮值下降。病变在垂体者,表现为促性腺功能低下性性腺功能低下症,其血浆LH及睾酮值均低于正常。主要病变位于下丘脑者,黄体释放激素(I.HRH)受抑制,除血浆LH及睾酮值下降外,可有PRL值增高,而PRL被认为有对抗血浆睾酮的作用,从而导致阳痿。隐匿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一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血浆睾酮的增高,这并不表明睾丸产生的睾酮量的增加,而仅仅是蛋白结合睾丸酮增加的结果,临床可根据其血浆T3和T4值的同时增高,可以确定诊断。但应指出,某些激素水平异常患者,有时也可有夜间勃起或成功的性行为。

若性生活一贯正常,偶尔出现一次失败者不能称为阳痿,这可能是一时性疲劳、重病之后焦虑等因素所致,原因消除后阳痿便不再发生,这种情况不必当作阳痿来治疗,但有些人却因此造成精神负担,以致发展成阳痿,因此,在过程中有25%以上的勃起失败为阳痿。

三、辨证施治

1.肾气虚衰型

辨证不能勃起或举而不坚,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健忘失聪,气短自汗,甚则动则气喘,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沉弱。

施治益肾气,填肾精。

方药鹿茸益精丸加减:鹿茸3g(另炖),菟丝子15g,山茱萸12g,桑螵蛸12g,补骨脂15g,茯苓18g,党参30g,杞子20g,巴戟20g。水煎服或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加减若腰膝酸软而痛者,加杜仲12g,狗脊12g;自汗者,加糯米根30g,浮小麦30g,黄芪30g;头晕健忘,失眠多梦者,加炒酸枣仁12g,夜交藤15g,或合服归脾丸,每日服2丸。

2.命门火衰型

辨证不举或痿软无力,畏寒肢冷,晕眩耳鸣,夜尿多而小便清长,腰膝酸冷,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迟。

施治温补命火。

方药右归丸:熟地黄240g,山药、枸杞子、菟丝子、杜仲、鹿角胶各120g,山茱萸、当归各90g,附子、肉桂各60g。蜜制小丸,1次服10g,每日3次。也可以诸药的1/10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若者,加龙骨20g(先煎),牡蛎20g(先煎);腰膝痛甚,小便夜多者,加金樱子20g,益智仁10g;脾虚,食少,便溏者,加黄芪30g,党参20g,山药30g。

3.胃气虚衰型

辨证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形体消瘦,胃脘部不适,腹胀痞闷或隐前绵绵,纳呆乏味,面色萎黄无华。舌淡苔白或少苔,脉细弱或虚缓。

施治补益胃气,佐以兴阳。

方药参苓白术散:*羊藿、西党参、淮山药、白茯苓、薏苡仁各15g,炙甘草、陈皮、西砂仁各6g,焦白术、桔梗、白莲子、白扁豆、阳起石各10g,红枣4枚。

4.心脾亏损型

辨证减退,举而不坚,神疲气短,心悸怔忡,容易惊惕,食少腹胀,四肢乏力,纳呆便溏。舌质淡润,苔白稍厚,脉虚细或结代。

施治补益心脾,佐以兴阳。

方药归脾汤加味:黄芪、仙灵脾各15g,白术、茯神、龙眼肉、炒酸枣仁、广木香、露蜂房各10g,炙甘草5g,人参、当归、远志各6g。

5.胆虚惊恐伤肾型

辨证惊恐之后阳事不举,每临交媾之前即恐惧,胆虚多疑,日有闻声则易于惊惕,夜有梦中易惊跳怵惕。舌质淡,苔薄,脉细弱或结代。

施治壮阳益肾,安神定志。

方药斑龙丸合安神丸:菟丝子、补骨脂、酒生地各15g,鹿角霜、鹿角胶(烊服)、柏子仁、酒当归各10g,黄连6g,朱砂2g(冲),炙甘草6g。

6.寒滞肝脉型

辨证勃起势重,举而不坚,少腹胀痛,痛引双侧腹股沟及睾丸,或见痛势拘紧而睾丸、阴囊上缩,遇冷加重,得热可缓解,阴囊潮湿寒冷,甚者或见睾丸缩小、脱落,或见睾丸、附睾肿硬冷痛。舌质淡红,苔白,脉沉弦或沉迟。

施治暖肝散寒,温经通络。

方药温经汤加减:川楝子、荔枝核各15g,吴茱萸6~10g,当归、白芍、川芎、人参、桂枝、法半夏、丹皮、炮姜各6g,阿胶10g,甘草5g。

7.肝经湿热型

辨证举而不坚,性格急躁易怒,咽干口苦,胁肋及少腹胀痛,阴囊潮湿瘙痒,睾丸胀痛或伴有灼热感,溲赤茎痛。舌质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施治清利肝胆湿热。

方药东垣正元汤加减:龙胆草、黄柏、泽泻、羌活、柴胡、知母、车前子、黄芩各10g,炙甘草、酒炒枝仁、升麻各6g。

8.脾胃湿热型

辨证淡薄,阳事不举,脘腹闷满,纳呆呕恶,口黏口甜,口干而不思饮,四肢沉重乏力,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或滑数。

施治清热化湿,宣畅中焦。

方药三仁汤加减:生苡仁20g,法半夏、泽泻、杏仁、飞滑石各10g,白通草、淡竹叶各5g,厚朴、白蔻仁、藿香各6g。

9.肝气郁结型

辨证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精神抑郁不乐,胸闷不舒而善叹息,胸胁胀满,咽干或咽中有异物堵塞感,口苦,意志消沉或猜疑心重。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弦。

施治疏肝解郁,理气散结。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枳壳、香附、绿萼梅各15g,柴胡、白芍、川芎、郁金各10g,炙甘草、薄荷各6g。

10.痰瘀阻络型

辨证举而不坚或坚而不持久,头晕耳鸣,下肢酸软,小腹及睾丸胀痛,枯黄稀疏。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浊腻,脉滑弱或细涩。

施治祛瘀化痰,益气通络。

方药还少丹:淮山药15g,远志、石菖蒲、巴戟天、肉苁蓉、枸杞子、熟地、淮牛膝、山茱萸、杜仲、茯苓、楮实子、五味子各10g,大枣4枚。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男宝、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附桂八味丸、肾宝(适用于命门火衰型)。

(2)归脾丸、十全大补丸、八珍丸、柏子养心丸(适用于心脾两虚型)。

(3)逍遥丸、疏肝理气丸、舒肝丸(适用于肝气郁结)。

(4)龙胆泻肝丸、八珍散、甘露消毒丹(适用于肝经湿热型)。

(5)无比山药丸、金匮肾气丸、强力春宝丸、龟鹿补肾口服液(适用于肾气虚型)。

(6)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胃气虚型)。

(7)甘露消毒丹(适用于脾胃湿热型)。

(8)逍遥丸(适用于肝气郁结型)。

(9)乌鸡白凤丸(适用于寒滞肝脉型)。

(10)六味地黄丸、龙牡固精丸(适用于胆虚惊恐伤肾型)。

2.验方

(1)当归60g,白芍40g,甘草、蛇床子、蜈蚣、九香虫各20g。

将诸药共为细末和匀,分成40包,每日2次,早、晚各服1包,白开水送下。20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生冷恼怒。

(2)党参、淮山药、茯苓、覆盆子、菟丝子、熟地各20g,金樱子15g,*羊藿、白术各12g,韭菜子、棉花籽各25g,山茱萸10g。

日1剂,水煎服。

(3)党参20g,黄芪15g,白术15g,茯神20g,酸枣仁15g,龙眼肉20g,当归20g,远志15g,山药20g,锁阳15g,肉苁蓉15g,枸杞子60g,木香5g。如胆怯多疑,心悸易惊,寐不安宁加琥珀(研细面1.5g1次冲服,日2次)。水煎服,日1剂。

(4)狗鞭、麻雀、虾、*羊藿、巴戟天、肉苁蓉、甘枸杞、女贞子、淮山药。共为细末,以蜜为丸,每丸10g。早、晚各服1丸,以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判疗效。服药期间要避房事。

(5)海龙10g(碾末冲服),蛇床子15g,仙灵脾20g,仙茅10g,菟丝子15g,五味子10g,肉苁蓉15g,巴戟天15g,人参10g(另炖兑服),鹿角胶15g(烊化兑服)。阳虚甚者加肉桂6g,制附片10g;遗精、者加山茱萸10g,桑螵蛸10g,覆盆子15g。水煎服,日1剂。

(6)*羊藿30g,韭菜子、阳起石各20g,枸杞子12g,熟地黄15g,人参6g,蛤蚧2g。水煎服,日1剂。服15日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适用于肾气虚型)。

(7)蛇床子10g,*羊藿10g,阳起石10g,远志5g,五味子5g。寒者,加肉桂3g,淡附子10g;遗精、者,加金樱子15g,桑螵蛸10g。水煎2次分服,日1剂。(适用于命门火衰型)。

(8)党参30g,白术10g,茯苓15g,炙甘草6g,山药12g,扁豆12g,莲子肉15g,大枣6枚,砂仁6g(后下),陈皮6g,桔梗9g,*羊藿12g,补骨脂12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胃气虚型)。

(9)黄芪30g,白芍20g,甘草6g,桂枝12g,葛根30g,白术20g,茯苓15g,陈皮6g,麦芽30g,神曲20g。水煎服,或复渣再煎服,日1剂(适用于胃气虚型)。

3.体针疗方

(1)主穴:会阴、长强、曲骨。配穴:三阴交、然谷、曲泉。会阴针1.5寸,针得气有酸胀麻感;针长强时,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可刺0.5~1.5寸。局部多有痛胀,或放散至肛门部,曲骨直刺1.5寸。三主穴在得气后向左向右交叉捻转,用补法持续30秒取针。三阴交、然谷、曲泉得气后左右交叉捻转,用补法留针5分钟。

每次针主穴3个,配穴1~2个,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每次并用艾条雀啄炙会阴穴49次。

(2)主穴:会阴、长强、曲骨、关元、中脘、足三里、中都、脾俞、曲泉、急脉、神门、巨阙。配穴:三阴交、然谷、曲泉、肾俞、命门、太溪、胃俞、脾俞、天枢、心俞、足三里、肝俞、阳陵泉、急脉、中脘、神厥、中极、行间、期门、大赫、胆俞、丰隆、气海、膈俞、八髎。以上主穴与配穴,根据辨证分型选穴,或用补法、或用平补平泻法、或用泻法;并根据病情配用灸法或选穴仅用温灸法治疗。此外,尚根据病情需要选用耳针、推拿、气功、饮食及单验方治疗。

(3)肾俞、关元、阳关、然谷、复溜、足三里、三阴交。每日针1次,每次取3~5穴,10次为1个疗程。针前要求患者排空小便,治疗过程中禁止房事,在施展手法时,针感若能直达为佳。

(4)举阳穴在秩边穴与环跳穴连线的中点,以5寸不锈钢毫针(体瘦者可略短)斜向对侧耻骨联合部位刺入,待根部有麻胀抽痛的感觉(即得气)之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施以提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在针刺举阳穴的基础上,再辨证配穴。①肾阳不足者配关元、命门、肾俞、三阴交。施提插捻转之补法,命门、肾俞针后艾炷灸七壮(艾条灸亦可)。②心脾两虚者配合俞、内关、中脘、足三里、脾俞、关元、三阴交、肾俞。施提插捻转之补法。③心肾阴虚者配中极、次髂、三阴交、大陵、神门、复溜。

施提插捻转之补法,大陵为泻法。以上诸穴,关元、中极要求针感直达。留针时间同举阳穴。隔日针灸1次,12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一周。

4.耳针方肾、皮质下、外。用剪好约0.6cm×0.6cm大小胶布,中央粘上王不留行子,用镊子夹住,贴于上述穴位上,然后用指稍加压,两耳交替进行。10次为1个疗程,每周2次。

5.灸法

(1)主穴:关元、肾俞(双);配穴:足三里、三阴交。每次共灸15~30分钟,灸关元5~15分钟,至局部红热为止。阴虚火旺者不灸或少灸。此外,再配合气功点穴按摩:灸后以双拇指点按双肾俞,然后施用小鱼际滚动补法按摩5分钟,食指点按关元,再用掌按顺时针方向,均匀和缓地旋转按摩5~15分钟,每分钟90次频率(该法属达摩内壮功法),可增强脏腑内聚力。轻者1次获效,重者1~2个疗程,每疗程12~15天,日1次或隔日1次,每1个疗程后休息3~5天。

(2)气海、关元、中极、曲骨、肾俞。嘱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放松衣带排空小便。先将艾绒点燃后,放入艾灸器内,再将事先用95%酒精浸好的消痿灵液稍加温热,然后将消痿灵液内浸泡的红布块取出,置于气海穴至曲骨穴上,再将艾灸器放在应灸的穴位上,握住艾灸器把柄反复施灸。先灸气海穴,灸至患者有强热渗透感时,应立即下移灸关元穴,灸至如同上感时再灸另一穴。但灸曲骨穴时,强热渗透感要传到根部。每穴位灸3次,每灸1次必更换药布。如此为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间隔3~5天开始第二个疗程(消痿灵液配制方法:附子、益智仁各30g,炙马钱子、*羊藿各20g,蜈蚣20条,炒韭子25g。将诸药共为细末,用95%酒精浸泡7天后,把瓶内药上下摇匀再泡3天,用纱布过滤装瓶,同时将大小不等的红布块投入瓶内浸泡3天,以备灸用)。

6.按摩方

(1)涌泉、大赫、命门、长强、肾俞。①以摩法摩涌泉、大赫、命门穴。②以捏、按法,捏按涌泉、大赫、长强、肾俞。③以叩法叩涌泉、命门。④以搓揉法搓揉涌泉穴(用薄荷油)。

(2)第二腰椎、神厥、曲骨。患者取坐位,采用腰椎定点扳法扳动第二腰椎,然后患者仰卧,以中指沿任脉自神厥依次现下点穴至曲骨穴,往返约10遍,手法由轻至重,操作到、会有麻热感为度,然后患者坐位,以拳击法由轻至重击打腰骶部位,以患者下腹部发热为度。如伴有全身症状,可配合其他手法治疗。以上方法每日1次(扳法隔日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休息5天后可继续第2疗程治疗。

7.推拿疗方一拇指的指端螺纹面置于关元,按下时吸气,呼气时还原,重复5~7次。两足分布比肩稍宽,自然放松而立,两手握拳置于两侧;叩紧齿,闭紧嘴,用鼻喷气呼气,左转腰,带动右拳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二节指骨的背部,轻敲关元,左拳的拳背轻敲身后的对应部位。还原时吸气,再呼气时,右转腰,两拳互换,同样相对轻敲关元和其对应部位。至此,为推拿1次。重复推拿时先轻后重,继而转轻。以一手之小鱼际揉关元,顺逆时针方向各16次。两手掌互擦至热,趁热来回横擦关元各16次。以上每晚作1次,10次为1个疗程。

五、调护

(1)应对夫妻双方讲解有关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心理学知识,以消除对性行为的误解和无知。

(2)解除男子对性行为的压力,要避免夫妻双方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只会加重性焦虑,增加治疗的困难。

(3)要引导患者袒露心迹,敢于吐露焦虑与恐惧,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及影响,寻找解除焦虑的办法,在这方面妻子的态度至关重要,力争求得妻子的谅解及密切合作,共同参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