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多汗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男女均可发病,常始于儿童或青春期,在年轻人中尤为多见,可持续数年,有的人在25岁以后减轻或自愈。绝大多数病人都是交感神经过度亢进所致,因为精神紧张、感情冲动、恐惧等精神因素引起的,又称为精神性多汗。内分泌失调也会导致手足多汗。虽然多汗对身体没有多大影响
,但是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患有手足多汗症的人往往同时伴有手脚发凉。尤其是冬天,当外界温度比体温(36℃~37℃)低很多时,人体的温度调节功能就会显著降低,加上汗液自身挥发也会带走一部分热量,因此患多汗症的人手脚会比正常人明显发凉。不管怎么保暖都没有用,有时在床上睡几个小时都不能把脚捂热,甚至没有自信和别人握手,因为总是给别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另外,手脚发凉若无其它疾病,常与血液偏酸有关。这是因为血液偏酸、黏度高,血液循环不良,致使肢体末梢缺血而导致手足发凉。
手足多汗症的治疗
目前尚没有特效根除的办法。
(1)口服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药物
(如谷维素等
);
(2)保持手足清洁干燥;
(3)外用药物治疗:如用5%甲醛溶液(即福尔马林溶液)外搽,每天2次;或用1%甲醛溶液、0.5%醋酸铅溶液、5%明矾溶液或5%鞣酸溶液浸泡,每次约10分钟,每天1次。可起到收敛汗腺的作用。尽管此法副作用较小
,但是治疗效果往往不是很好
,更别说根治;
(4)腰交感神经切断术能专门治疗汗脚,但由于手术部位在腰部的原因,其难度很大,副损伤也多,故很少用。胸交感神经切断术也能治疗汗脚,只是疗效没有手部多汗那么神奇;
(5)中医及偏方:
①鲜白萝卜
600克
(切片
)
,明矾
15克。加水
2500毫升
,煎
30~
40分钟
,去渣取汁
,待温度适宜
,浸泡手足
20分钟
,每日洗
2次。治
80例
,一般经
3~
5天治疗
,即可显效。
②每天用热水浸泡手足
5~
10分钟
,可在热水中放一些盐
,效果更好
,但注意水温不要太高
,以免发生烫伤。
③煅龙骨
30克
,枯矾
10克
,共研为末
,每次先洗完手脚后
,用药末擦手脚掌。每天
1~
2次。
④枯矾
10克
,苦参
30克
,花椒
6克
,水煎外洗
,每天
1次
,每剂可连用
3天。或将上药直接用
250毫升醋浸泡半天后
,再加入
500毫升
,温热后浸泡手足
,可连用
3天。
(6)手脚冰凉可以用食疗改善症状:多吃牛羊肉;还可吃一些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和心血管功能的食物,如参枣饭、核桃仁粥等。平时注意保温;搓摩手足心,以改善人体末端血管的微循环状况,达到暖手、暖足的作用。
肝胆湿热是什么意思
蒲辅周
蒲辅周(1888—1975),现代中医学家,四川梓潼人。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精于内、妇、儿科,尤擅治热病。伤寒、温病学说熔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在几次传染病流行时,他辨证论治,独辟蹊径,救治了大量危重病人,为丰富、发展中医临床医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曾任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
中文名:蒲辅周
别名:原名启宇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梓潼县
出生日期:1888年1月12日
逝世日期:1975年4月
职业:医生
毕业院校:私塾
信仰:道家医学
主要成就:救治大量危重病人
为中医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代表作品:《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流行性乙型脑炎》
人物生平
蒲辅周,原名启宇,1888年1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梓潼县长溪乡一个世医之家。祖父蒲国桢,父亲蒲仲思,都是精通医道、名闻乡里的医生。蒲辅周在家居长,下有弟妹6人。全家靠父辈行医为生,家境甚清贫。蒲辅周7岁开始上私塾,11岁后在上小学同时,还由其祖父讲授医书。15岁起,在祖父潜心教授下,他掌握了不少医药知识。于是,白天随祖父临床侍诊,入晚苦读到深夜。他以《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基本研读之书,以《外台秘要》、《千金方》及历代诸家之书为参考之学。经3年的苦读与侍诊,蒲辅周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18岁便悬壶于乡里。他牢记前人“医乃仁术”之教诲,将名字改为辅周,取辅助贫弱、周济病人之意。
1917年,蒲辅周至成都开业,数年后返回梓潼行医。1927年被选为四川梓潼县商会评议员。1933年被选为四川梓潼县第一区区长,数月后因病辞职。在此期间,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31年倡议成立了梓潼县“同济施医药社”。此慈善机构,解决了不少贫苦百姓无钱请医买药的困难。还创办了平民教养厂、“施棺会”、西河义渡等多项慈善事业,活人济世,受到当地劳苦大众的欢迎。
1936年,有感于时事日非,且不屑与地方政界同流,蒲辅周又赴成都行医。同时,在成都亦办起了“同济施医药社”,并与泰山堂订下合同,无钱买药的病人经他免费诊断后,可持他的特定处方去泰山堂抓药,账记在他名下,由他定期去结算。1940年,梓潼霍乱流行,蒲辅周闻讯后,立即汇200银元和处方一张,要他弟弟们将治疗霍乱的药方抄录后四处张贴,广为宣传;把所汇银元买成药品,半价发售,贫穷的分文不取。1945年,成都麻疹流行,蒲辅周常涉水到御河边和城郊劳动人民聚居区,为他们免费诊治。
1955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蒲辅周奉命调京工作。进京前,他回梓潼,为群众挂牌义诊3日,每天黎明即起,一直诊病到掌灯时分。抵京后,他在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工作。1956年参加农工民主党。1960年任中医研究院内科研究所内科主任,1962年参加中国***,1965年任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并曾任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常委,第四届代表,国家科委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工民主委员等职务。
1975年4月29日逝世于北京。
蒲辅周,初习儒,后因经济原因而辍学,改从祖父习医,十八岁时即悬壶应业。后又深入钻研《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著作。医术益精,名噪一时。后迁成都行医,并于1965年参加“同济施医药社”,施医发药济贫,于温病、妇科病证尤有研究。
1956年,中医研究院甫成立,即应聘到该院任职,尝任该院副院长之职。曾以其医术挽救甚多温病包括乙型脑炎等传染病患者。对若干内、妇科疑难杂证,亦颇有治验。其治病主张灵活辨证,反对泥古不化。其著作有《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对几种妇女病的治疗法》、《中医对几种传染病的辨证论治》等多种。
人物事迹
治学严谨
蒲辅周是一临床大家。在他70多年的医疗生涯中,以振兴祖国医学为志,始终精研医理,博览兼收,治学严谨,精益求精。
从青年时期起,蒲辅周就养成了刻苦读书的习惯,不论春夏秋冬,几十年不变。调到北京时,他已年近古稀,享有盛名,但他坚持阅读的习惯不变。除了从书本学习外,他还向有经验的医生学习。他平时所用的痛风验方、百损丸和治肺结核吐血经验方等,皆得自其他老中医口授;治疗和控制内眼病及白内障等眼病的“九子地黄丸”,也是从四川一位眼科医生那里学来的。
为验证书本知识,蒲辅周还勇于实践。如早年对“十八反”产生疑问,曾用半斤蜂蜜加葱白4两,将葱白捣如泥和蜜拌匀,放置半天后,每小时给狗喂三分之一,狗吃后无异常反应,自己又亲口服用,仍安然无恙,证实了蜂蜜与葱白并不“反”。他也曾将海藻、甘草同服,经多次实验,证明海藻可与甘草同用,用于临床,发现其软坚消结之力更强。他还尝过甘遂配甘草,服后虽反应剧烈,但发现祛痰逐浊效果极好。
蒲辅周认为,学无止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中医的理论深奥而广博,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活到老、学到老的恒心,是不易掌握的。他对于每一部中医文献,无论篇幅大小,都坚持逐章逐节、逐字逐句地细读,而且反复地读。蒲辅周说,每读一遍,皆有新的启发,只有细细琢磨,才能举一反三。病有万端,药有万变,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把病看好。
蒲辅周一向对自己严格要求,从不文过饰非。他早年在家乡行医,且已享有盛誉,但由于一次偶然的医疗失误,他便毅然停诊3年,闭门读书,反思自己的不足。期间,还以一个月的时间将借来的一部日人编著的《皇汉医学》一书抄毕读完,并感慨地说:“外国人尚于中医有如此精深研究,中国人岂甘自卑”!其严于自律的精神,于此可见一斑。他为自己行为定下了3条准则:其一,好读书,必求甚解。见重点,作好笔记,加深记忆;有疑义,则反复查证,务求明辨。其二,谨授课,必有准备。讲原文则主题明确,论之有据;作分析则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其三,慎临证,必不粗疏。问病情,则详察体认,明其所因;辨证治则胆大心细,伏其所主。他这种从严要求的治学精神,使他在临证时能分辨细微,审证诊脉之准确较他人更胜一筹。如在一次为一重型乙型脑炎患者会诊的讨论中,出席的医生都认为该患者高热灼手,胸腹痞满,已3日不大便,脉沉数,苔黄腻,可以用泻下的方法治疗。而蒲辅周却认为,虽胸腹痞满,但痞满而不坚,脉象不是沉实而两尺呈现滑象,苔厚腻而非老黄,所以不需用下法,大便会自行排出。正当医生们认真剖析,意见渐趋一致时,护士来报告,说患者已下溏粪。他认证之准确,令同仁叹服。
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学生。他在北京工作时,在周总理的关怀下,为他配备了几名学生。学生中有出于医学世家的中医,也有西医学习中医的学生,还有中医院校毕业生。对学生他都精心培养,倍加爱护。在学术上,则因材施教,按照学生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他要求学生多读书,多看病。凡规定学生看的书,还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他说:“学问,必须是学而问”。临证则让学生先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他再修改补定。
阐发经义
蒲辅周是富有经验的临床医学家,又是懂得唯物辩证法的中医理论家。他认为,中医学有独特的理论,《内经》、《伤寒论》等典籍,是中医理论体系以辩证法为内核的结晶,必须认真继承和发展。他对《内经》和《伤寒论》有精深的研究,在继承《内经》、《伤寒论》的理论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作了精辟的阐发,体现了他师古而不泥古的风范。
如对“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和“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经义,摆脱了一般学者从伏气论的观点所作的解释(即冬日受了寒邪,邪气伏藏于体内,到春天发为温病),而是从冬不藏精比类悟出,冬失因藏和冬病伤寒之人,其正气必虚,春天邪气所凑,自然容易感染而得温病,不可能由冬天感受的寒邪,整个冬天伏藏于体内而到春天才发病。又如对“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看法,他认为五脏六腑皆有阴阳,何者为阳有余?何者为阴不足?且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一有偏胜,则必为病,岂可能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而人不为病的?所以人体之阳,不是火有余而是水不足,这就是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本意。但自朱丹溪提出此说后影响医界数百年,直至明代张介宾提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才将朱丹溪的影响纠正过来。反映了蒲辅周继承前贤学术,博学广思,师古而不泥古的精神。对《医林改错》及作者,蒲辅周的评价是:“王清任先生苦心于医药,积有心得,值得学习和尊敬。但仅观察数十具不完整的尸体,而确定古人是非,殊属自矜太过,其图证之现代解剖亦有未合”。他对王清任的评价反映了他的一家之言,但也是他学习前人经验并不盲从的一例。
对中医治疗大法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蒲辅周认为,八法的具体应用应掌握分寸,若当用而不用是为失治,不当用而用是为误治,但也有当用而用之不得其法,结果病情未得改善。蒲辅周从《伤寒论》桂枝汤下载“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悟出,八法之应用,应达到汗而勿伤,下而勿损,和而勿泛,吐而勿缓,温而勿燥,寒而勿凝,消而勿伐,补而勿滞的境界。比如补法,他认为,补法用于虚证,能补不足,促使患者康复。但虚有因虚而病,有因病而虚;有渐虚,有顿虚,还有先天、后天之别;又有阴阳、气血、津液之分;五脏又各有虚证,所以要有多种补剂,针对使用。漫补达不到效果,补药堆积也难达到效果,甚至导致胸腹胀满,衄血便燥等不良反应,总结出了“气以通为补,血以和为补”的指导原则。
精通医理
蒲辅周一生临证近7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内科疾病,他认为,内科是临床医学的基础。他治内科,在遵崇仲景学说同时,并采撷历代各家学派之长,如刘河间之寒凉,张子和之攻下,李东垣之温阳,朱丹溪之滋阴,融众长于一炉,以补仲景之未备,开后学之法门。因此他能集思广益,出奇制胜。他平素所治内科病例,大多是应邀会诊,故多疑难杂症,要取得显效殊属不易。但由于他医理精通,经验丰富和善于辨证论治,每能得心应手。
蒲辅周治疗外感热病,尤见独到。临床所见外感热病,属中医伤寒、温病范畴。自明清温病学说形成,即有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论争。对于两者的关系,蒲辅周认为,伤寒学说开温病学说之先河,温病学说补伤寒学说之未备,应当互为充实。伤寒与温病是始异(伤寒是寒邪侵犯太阳经,温病是温邪首先犯卫),中同(寒邪入里化热,证属阳明,治以白虎、承气,温病顺传气分,治亦以白虎、承气),终异(伤寒传入三阴,治宜温补,温病入营血,灼伤津液,治宜清润)。伤寒治以发汗解表,温病治宜透达取汗,两者均需顾及津液。这些心得和认识,使他在温病学术上多所建树,特别在指导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方面更多贡献。
蒲辅周不仅精通内科,妇儿科亦为所长。他认为妇儿科与内科,只有见证的异同,而无本质的区别。由于妇、儿的生理、病理特性,妇女有经、带、胎、产,儿童有麻、痘、惊、疳,其余疾病基本与内科相同,因此,他在精于辨证的基础上,在妇儿科诊治上也有独到之处。
对于妇科,他以调理气血为主,以舒肝和脾为枢机,运用寒则温之,热则清之,虚则补之,瘀则消之的大法,临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对于儿科病,蒲辅周特别强调小儿的生理特点。认为小儿属稚阴稚阳,非纯阳之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必须认真运用四诊的诊察手段,平脉息,察指纹,望面色,审苗窍,听声音,观动作,综合分析以得出正确诊断,并注意稚阴稚阳之体不任攻伐。儿童无七情内伤症,但腠理不密,易感风寒咳嗽及急性烈性传染病,肠胃脆弱,易得伤食伤冷之症。蒲辅周诊治的儿科疾病均为危重急症,其救治之成功更体现了他在四诊方面娴熟的技术,其判断之准确,用药之精当,足堪儿科医效法。
医疗主张
注意时令气候
蒲辅周强调,治病“必先岁气,毋伐天和”,认为各种不同气候环境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发病因素,因此要注意自然气候和季节等对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
如麻疹病,多发于春季,但其他三季也有发生,见症有所不同,治法亦有同有异,所同者,宜宣透;所异者,宜根据季节时令之暑湿燥寒而酌增苦辛或苦辛微温之品。1945年近立秋,成都小儿麻疹流行。当时大雨连绵,街巷积水,病儿麻疹隐伏于皮下,医生用宣透无功。蒲辅周联系到其时多雨,热从湿化,因而用通阳利湿法,俾湿开热越,疹毒豁然而出,虽不宣透亦热退神清而愈。同道用之,亦皆应手。
1956年,石家庄市曾流行乙型脑炎,用清热解毒、养阴法治疗,治愈率达90%以上,而次年北京流行此病时,用上述方法效果不显。蒲辅周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北京多年阴雨连绵,湿热交蒸,因此属暑湿偏盛,遂用杏仁滑石汤、三仁汤等化裁,通阳利湿,收到了良好效果。蒲辅周在总结经验时说:“在这一次实践中体会到:由于气候的影响,今年的患者在诱因上多有暑湿并重的现象,个别的还有一些变症,我们在治疗脑炎过程中,随时都要注意到这一些”。
在对内伤杂病治疗中,他亦注意气候的影响,适当加入相应时令药,如其治周期性发热,就按季节灵活处方用药,暑天选用四妙丸加茵陈、青蒿、木瓜、荷叶等清热利湿,入秋后用五积散合四妙丸加味,祛寒除湿,以提高疗效。为配合季节,还注意用药的剂型。1963年治金某心气虚痛(冠心病)一例,即冬用膏、夏用散,以与季节相适应,既考虑到疗效,亦方便了病人。
强调治病求本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蒲辅周对此深有研究,并对在辨证求本过程中应注意处理的几个关系作了阐述:
一是邪正关系。他认为从邪正关系上来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为标,正气为本。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正是邪正斗争胜负消长的过程。因此,在治病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正气情况,掌握扶正祛邪、祛邪养正的辨证关系。若只见病,单纯以驱除病邪为务而不顾正气,则失去治病求本的意义。例如他曾治一急性肝炎患者,前面治疗的医生均只注意肝炎为病毒感染这个外邪的一面,以致中阳更伤,饮食日减,便溏完谷不化,神疲肢倦,月余卧床不起。蒲辅周治以香砂理中汤加吴茱萸、草果健运脾胃,扶正祛邪,患者很快康复。
二是病因和症状的关系。他认为,疾病的病因是本,症状是标,所以治病必须寻求病因,对因治疗,才能达到痊愈的目的。如他曾治一尿闭和一尿失禁的两个患者,从症状看,两人是完全不同,但从病因病机分析,却都是中气虚弱,一是中气不摄以致尿液失禁,一是中气不运,尿闭不通。因此都从中气虚弱治,处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而愈,而不是见失禁就固涩,见尿闭就通利,此即中医异病同治之义。又如两心悸患者,虽主症均为心悸,但一例心悸而伴头晕,恶心、有痰、便溏,苔中心黄腻,脉滑,为痰湿夹胆火上扰心主之实证,便溏是脾弱之象,治宜先以温胆汤加味化痰湿,兼清胆热,加用资生丸兼调脾胃而愈;另一例心悸伴有出冷汗,下肢浮肿,大便溏,严重时出现心房纤颤,则属心气不足,兼有脾湿,偏虚证,治宜补益心气,温脾理痰,治疗亦以温胆汤化裁,但以党参易竹茹,随症加减而收效,明辨标本,治本而愈。
此外,在治病求本同时,蒲辅周十分强调治病必先察脾胃之强弱。他认为外感病须助胃气,内伤病尤须重视胃气,因为卫气来源于中焦,胃气强者,卫气始固,玉屏风散用白术即本于此。因此,蒲辅周每将调理脾胃作为外感病恢复期的治疗关键。而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气受戕则内伤难复,所以治疗内伤时亦必须时刻不忘胃气这一根本的原则,在蒲辅周临床中是不胜枚举的,例如他对一例久治不愈中阳衰弱低热患者的治疗,处以升阳益胃汤,每日煮取15克,获效甚速;而他治另一例寒湿痹症后期邪却正伤患者用建中汤调和营卫、温中补虚,后以薯蓣丸收功而愈。他说“辨证论治要审病求因,分析邪正相争不同时机,因势利导,邪去正安,扶正祛邪。病后调理,应重视胃气。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强,气血充足则康复矣”。
蒲辅周调理脾胃,既取法于李东垣之升脾阳,又效法于叶天士而保胃阴,升降润燥,权宜而施,融李东垣和叶天士之长,用补中益气汤和益胃汤加减,亦常用补益资生丸,既避免参苓白术散之补而壅滞,亦无香砂枳实丸消导香燥之弊。
蒲辅周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理论渊博,为千万患者解除了病痛,为中医事业作出了贡献,总理称赞他“高明的医生,又懂辩证法”,实为当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作者:傅芳)
口苦的中医辨证论治经验汇集
问题一:肝胆湿热是什么意思 肝郁脾虚证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表现以胸胁胀痛、腹胀、便溏等为主症的证候。又称肝脾不和证。
平时多吃些养脾胃的:山药,可以与鸡肉一起炖。黄芪、大枣、姜一起泡水喝。山楂。多吃粥,最养脾胃了
脾不好的懒,不爱动,不爱说话,所以要加强运动,没事多运动,买东西了,跑事了,多接触人,促进他说话,脾不好,身体里的水调运不周,多出汗给脾得到了锻炼。
找靠谱的方法试试看,可以尝试坚持喝随草记埤泰茶?,帮助改善脾胃虚弱,深度滋养,提升免疫力。
问题二:>什么是肝胆湿热 现在去看中医很多医生会说你是肝胆湿热,那肝胆湿热到底是什么呢?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应该怎样治疗呢? 肝胆湿热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嗜酒肥甘,化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 湿浊内生,湿郁化热。 湿热蕴结肝胆所致主要临床表现:胁助灼痛胀痛,或胁下有痞块按之疼痛,目黄,小便黄,身黄肝胆湿热以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异常为特征。肝胆湿热中医治疗方法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肝胆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少做过量的运动,少饮食 *** 性的食物,保持生活规律,情绪稳定。 鸡骨草胶囊功能主治: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问题三:中医称肝胆湿热是什么意思?有何症状 建议:肝胆湿热:肝胆湿热是湿热郁结肝胆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
问题四:肝胆湿热是怎么回事? 肝胆湿热是病证名。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症见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泛恶,小便短赤或黄,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治宜清利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证为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失常所致的病证。常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脾虚水湿内生,日久化热,或长期过食甘肥厚味生湿助热,影响肝胆功能所致。
3中医病机
由于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过食肥甘辛辣,酿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蕴而化热,阻遏肝胆而成。属实证,脏腑同病,病位在肝、胆,往往涉及脾胃。
4肝胆湿热症状
胁肋灼痛胀痛,或胁下有痞块按之疼痛,目黄,小便黄,身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发热,口苦,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或闭或溏,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肝胆湿热以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异常为特征。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搔痒等。
5肝胆湿热预防
祛除肝胆湿热食螺蚌肉。取田螺300克、蚌肉150克洗净,煮汤食。田螺清热利湿、利小便,蚌肉清热,常食有清热利湿及止痛之效。此外,食用佛手、绿萼梅、猪肝、玫瑰、豆腐等,有疏肝、补肝作用。
6肝胆湿热食疗
肝胆湿热患者除用药物治疗外,还可配清热利湿食疗辅助治疗,可用:
1.黄花菜瘦肉汤:黄花菜30克,精瘦肉60克,煮汤服。可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者。
2.黄花菜粥:黄花菜30克,瘦肉末15克,糯米、白糖适量,煲成粥,每日1~2次,能清热凉血,消肿,利尿,止痛,明目,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肝属肝胆湿热型。
3.黄花菜饮:黄花菜(干品)15克。制法是将黄花菜洗净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有清热利尿,退黄疸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急性黄疸型肝炎。
4.五汁饮:梨、荸荠(马蹄)、藕、鲜芦根各100克,麦冬50克。制法:上述五味洗净去皮后,使用器械或容器,粉碎绞汁饮用。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泻功效,适用于慢性肝胆湿热型。
5.板蓝根菊饮:板蓝根30克,菊花晶2匙。板蓝根加水煎汤,加入菊花晶饮用,每日1次。有清热疏风,明目解毒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1]
7肝胆湿热吃什么水果
选择一些凉性的水果食用可有效降肝火,如西瓜、柚子、苹果、梨、葡萄、草莓等,这些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各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而且具有清热、宁神、降火的功效,肝火旺盛者食用这些水果对肝火旺盛的调理大有益处;在选用凉性水果的同时,肝火旺盛者还需要了解一下水果中那些属于热心水果,如樱桃、荔枝、桂圆、橘子、石榴、菠萝等,这些水果肝火旺盛[2] 者尽量少吃最好不吃。
8肝胆湿热吃什么药
肝胆湿热治法主要利湿清热,清肝利胆为主。专家介绍说: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品;对于湿重于热者,佐以芳香化浊,药用可以使用龙胆草、黄芩、金银花、野菊花、栀子、茵陈、赤芍药、生地黄、北柴胡、生甘草、车前子、生大黄。这些药物可以中气、调和诸药,防苦寒之性伤胃耗气,另外柴胡、生地、赤芍疏具有肝养血至功效,对于肝胆湿热患者是有很好的疗效的。[3]
对于湿重于肝胆湿热者,可用白豆蔻、清半夏、木通、黄芩、石菖蒲、连翘、赤芍药、生薏苡仁、茵陈、郁金、甘露消毒丹化裁。药用藿香叶进行调理。这些药物史利胆退黄、方中芳香化浊、清热利湿解毒之精品。...>>
问题五:肝胆湿热和脾胃湿热的区别 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 ,病证名。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
脾胃湿热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在肝癌手术、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其
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引起脾胃湿热证的主要原因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病变反复活动与发展的结果。其次,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纵食口腹嗜食肥甘油腻,嗜食辛辣,吸烟嗜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由此可见,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
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脾主运化,布化精微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主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不健运,则清气不升;胃不和降,则浊气不降,反升为逆。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不但主持着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关乎整个人体的阴阳、气血、水火之升降,所以为人体升降之枢纽。脾胃之升降,又互为因果,胃失和降,则脾气不升;脾升失常,则胃亦不降,正如喻嘉言所说:“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消”。脾清阳上升,胃浊阴下降,则气血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运不升则生化无端,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疾。
二、脾胃病证突出表现为湿与滞
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 *** 同之处。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无物不受,邪气易袭而盘居其中,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气机壅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食积、痰结、气滞、血瘀、火郁亦即相因而生。邪正交杂,气道闭塞,郁于中焦,此乃属实滞。若脾胃亏虚,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湿、滞又可从中而生,所谓因虚致实,虚中挟滞。正如《素问?调经论》所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由于湿、滞为病机之要,故在治疗脾胃病时,或温,或清,或补,或泻,总以行其滞,利其湿,复其升降为其总旨。
三、脾胃病重在调理,兼以宣通肺气
脾胃病变多湿多滞,其中脾病多湿,易被湿困;胃病多热,易为热壅,总为气机升降失宜所致,故脾胃病变不宜大补大泄,而贵在调理,探本求源,明气机失调之因,审因论治,复脾胃升降之常,使湿滞消,升降和,诸症可除。
在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栝楼、麻黄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阻得运,启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何谓肝胆湿热
主证:胁肋满闷,口苦纳呆,......>>
问题六:什么是肝胆湿热证? 概念肝胆湿热证是指由于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功能 失职所表现的叮候。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湿热内生,或由脾胃纳运失常,湿浊内生,土壅侮木,致使湿热蕴阻肝胆所致。由于肝胆位居中焦,故在三焦辨证中属中焦病证范畴。本证以胁肋胀痛
,厌食腹胀,身目发黄,
*** 瘙痒及湿热内蕴征象为审证要点 临床表现胁肋灼热胀痛,或见口苦,或见厌食腹胀,泛呕,大便不调,或见小便短赤,或见寒热往来,身目发黄,鲜如桔色,或带下色黄秽臭, *** 瘙痒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见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问题七:肝胆湿热是什么意思 肝郁脾虚证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表现以胸胁胀痛、腹胀、便溏等为主症的证候。又称肝脾不和证。
平时多吃些养脾胃的:山药,可以与鸡肉一起炖。黄芪、大枣、姜一起泡水喝。山楂。多吃粥,最养脾胃了
脾不好的懒,不爱动,不爱说话,所以要加强运动,没事多运动,买东西了,跑事了,多接触人,促进他说话,脾不好,身体里的水调运不周,多出汗给脾得到了锻炼。
找靠谱的方法试试看,可以尝试坚持喝随草记埤泰茶?,帮助改善脾胃虚弱,深度滋养,提升免疫力。
问题八:>什么是肝胆湿热 现在去看中医很多医生会说你是肝胆湿热,那肝胆湿热到底是什么呢?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应该怎样治疗呢? 肝胆湿热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嗜酒肥甘,化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 湿浊内生,湿郁化热。 湿热蕴结肝胆所致主要临床表现:胁助灼痛胀痛,或胁下有痞块按之疼痛,目黄,小便黄,身黄肝胆湿热以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异常为特征。肝胆湿热中医治疗方法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肝胆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少做过量的运动,少饮食 *** 性的食物,保持生活规律,情绪稳定。 鸡骨草胶囊功能主治: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问题九:中医称肝胆湿热是什么意思?有何症状 建议:肝胆湿热:肝胆湿热是湿热郁结肝胆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
问题十:肝胆湿热是怎么回事? 肝胆湿热是病证名。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症见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泛恶,小便短赤或黄,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治宜清利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证为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失常所致的病证。常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脾虚水湿内生,日久化热,或长期过食甘肥厚味生湿助热,影响肝胆功能所致。
3中医病机
由于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过食肥甘辛辣,酿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蕴而化热,阻遏肝胆而成。属实证,脏腑同病,病位在肝、胆,往往涉及脾胃。
4肝胆湿热症状
胁肋灼痛胀痛,或胁下有痞块按之疼痛,目黄,小便黄,身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发热,口苦,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或闭或溏,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肝胆湿热以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异常为特征。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搔痒等。
5肝胆湿热预防
祛除肝胆湿热食螺蚌肉。取田螺300克、蚌肉150克洗净,煮汤食。田螺清热利湿、利小便,蚌肉清热,常食有清热利湿及止痛之效。此外,食用佛手、绿萼梅、猪肝、玫瑰、豆腐等,有疏肝、补肝作用。
6肝胆湿热食疗
肝胆湿热患者除用药物治疗外,还可配清热利湿食疗辅助治疗,可用:
1.黄花菜瘦肉汤:黄花菜30克,精瘦肉60克,煮汤服。可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者。
2.黄花菜粥:黄花菜30克,瘦肉末15克,糯米、白糖适量,煲成粥,每日1~2次,能清热凉血,消肿,利尿,止痛,明目,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肝属肝胆湿热型。
3.黄花菜饮:黄花菜(干品)15克。制法是将黄花菜洗净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有清热利尿,退黄疸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急性黄疸型肝炎。
4.五汁饮:梨、荸荠(马蹄)、藕、鲜芦根各100克,麦冬50克。制法:上述五味洗净去皮后,使用器械或容器,粉碎绞汁饮用。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泻功效,适用于慢性肝胆湿热型。
5.板蓝根菊饮:板蓝根30克,菊花晶2匙。板蓝根加水煎汤,加入菊花晶饮用,每日1次。有清热疏风,明目解毒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1]
7肝胆湿热吃什么水果
选择一些凉性的水果食用可有效降肝火,如西瓜、柚子、苹果、梨、葡萄、草莓等,这些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各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而且具有清热、宁神、降火的功效,肝火旺盛者食用这些水果对肝火旺盛的调理大有益处;在选用凉性水果的同时,肝火旺盛者还需要了解一下水果中那些属于热心水果,如樱桃、荔枝、桂圆、橘子、石榴、菠萝等,这些水果肝火旺盛[2] 者尽量少吃最好不吃。
8肝胆湿热吃什么药
肝胆湿热治法主要利湿清热,清肝利胆为主。专家介绍说: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品;对于湿重于热者,佐以芳香化浊,药用可以使用龙胆草、黄芩、金银花、野菊花、栀子、茵陈、赤芍药、生地黄、北柴胡、生甘草、车前子、生大黄。这些药物可以中气、调和诸药,防苦寒之性伤胃耗气,另外柴胡、生地、赤芍疏具有肝养血至功效,对于肝胆湿热患者是有很好的疗效的。[3]
对于湿重于肝胆湿热者,可用白豆蔻、清半夏、木通、黄芩、石菖蒲、连翘、赤芍药、生薏苡仁、茵陈、郁金、甘露消毒丹化裁。药用藿香叶进行调理。这些药物史利胆退黄、方中芳香化浊、清热利湿解毒之精品。...>>
何炎燊的读书经验
口苦胆热、心热、肝热证常见口苦。《内经》称为“胆瘅”。如说:“此人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为之苦。”又说:“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宜龙胆泻肝汤,方书曰:“心热则口苦,或生疮”,宜凉膈散、泻心汤。总之,口苦一内热多见,偏于肝胆二经。一般不作为主证治疗,热泻则口苦自除。现今临床胆汁反流相关性疾病中多伴见口苦一症。
***
中医说口苦口苦是指患者自觉口中有苦味的病证, 多为患者的自觉症状, 急慢性肝、胆疾患均可出现此证。《灵枢·邪气脏府病形》记载:“胆病者, 善太息, 口苦。”《痿论》言:“肝气热, 则胆泄口苦。”口苦以肝热熏蒸、胆汁上溢为患, 肝热有虚实之异, 实者多为肝胆湿热, 虚者多因阴虚内热或中焦不运、导致上焦郁热而口苦。肝热不息, 脾土受困, 口苦常夹湿邪, 而湿邪莫不源于脾胃, 如此往复, 更盛更虚, 迁延不愈。
***
口苦的辨证论治若少阳蕴热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咽干目眩,纳呆喜呕,舌红苔黄,脉弦,治宜和解少阳,疏肝利胆,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若心经有热者,口渴面赤,心胸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舌红脉数,治宜清心火,利小便,方用泻心汤合导赤散加减;若肝胆湿热者,胁肋胀痛,烧心泛酸,舌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化裁;若脾胃升降失调,纳运失司,燥湿不济,也可引起饮食积滞或痰湿内停,久而化热而致阴火上炎出现口苦,治宜健脾益气,清热利湿,方用升阳益胃汤加减;若肝胆气逆,胆汗随胃气上逆引起者,胁痛便秘,呕吐苦水,舌质红,脉弦数,治宜清肝利胆,降逆止呕,方用大柴胡汤加减。(李广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国中医药报)
***
孙丰雷教授治疗口苦孙丰雷教授认为对于本病,首先要辨证虚实,实证多为 湿热、气郁、痰热。虚证多为气虚、虚寒。对于肝胆湿热,用 泻肝胆火的方法,选用苦寒药物与清利小便的药配伍,达到 湿去热清的目的。对于肝郁化火,用行气解郁的方法,选用 疏肝药物与苦寒清热的药配伍,达到疏肝利胆的目的。对 于痰热中阻,用清热燥湿的方法,选用祛湿化痰药与清胆和 胃药物,达到理气化痰的目的。对于虚证,主要用益气健脾 和温肾助祛湿的方法,达到扶正驱邪的目的。{李美,孙丰雷.孙丰雷教授治疗口苦验案举隅[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11):125-126.}。
***
王国斌教授辨治口苦整日口苦、食油腻 加重者病位多偏于肝胆,非持续性的口苦病位多偏 重于脾胃;整日口苦或食油腻加重者,多因素体肝胆 湿热,肝胆疏泻失职,湿热郁蒸,胆气上溢,发为口 苦;非持续性口苦者,多为肝郁脾虚,患者平素脾胃 气馁,食积胃肠,留而难消,木欲奋发,而杯水车薪, 土壅木郁,胆汁游弋上泛而为口苦。除肝胆湿热型、 肝郁脾虚型外,临床还有以肝阴虚为主者。肝阴虚 生内热,《素问·痿论篇》言“肝气热,则胆泻口苦, 筋膜干……”临床症见口苦,舌体淡或瘦,苔薄白, 脉细弱。在治则上以清利肝胆湿热为主,方用小柴 胡汤,必要时用龙胆泻肝汤;肝郁脾虚以疏肝健脾为 主,方用小柴胡汤柴胡减量,香砂六君子等;肝阴虚 型以养肝阴为主,方用一贯煎。{]张鹏炜,车志英,何磊,樊尊峰.王国斌教授辨治口苦医案拾萃[J].中医研究,2018,31(11):41-43}
***
龙祖宏教授辨治口苦的经验肝胆湿热证: 口苦、口干、脘腹胀闷,或面目肌 肤发黄、尿黄,大便干结或排便不爽。治疗以清利肝 胆湿热为主,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肝郁化火证: 口苦,胃脘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恶心呕吐,泛吐酸苦水,呃逆嗳气,舌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治以疏肝清火为主,方选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加减;肝肾阴虚证:口苦,腰膝酸软,盗汗,五心烦热, 伴失眠、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弦或细数。治以滋 阴疏肝为主,方选滋水清肝饮加减;脾胃虚寒:口苦,夜间明显,口淡无味,渴而不 欲饮,或呕吐清水,胃脘冷痛,喜温按,神疲乏力,手足 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胖嫩,舌边齿印,舌苔白滑或 白腻,脉沉迟。治疗以益气温中为主,方选香砂六君 子汤合良附丸加减。{华宁.龙祖宏教授辨治口苦的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39(1):2-3.}
***
汪龙德主任医师治疗口苦临床经验肝胆湿热证: 汪龙德主任医师紧紧围绕“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 这一特性,认为当机体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辛辣,湿邪内 生,肝疏泄太过则郁久化热,正如《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 泄,口苦。”临床可见胸胁胀痛或灼热,腹胀纳呆,口苦,大便不 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治疗多清利肝胆郁热,和解少阳,邪去则气机畅达。方选小柴胡汤加减,热邪偏重,或口舌生 疮可加龙胆、蒲公英、金银花、石膏、栀子、防风;气滞明显加疏 肝理气之醋香附、郁金、盐川楝子;湿重可用广藿香、佩兰、石菖 蒲芳香化湿;纳呆加鸡内金、麦芽、山楂健脾消食之品。蒋健教 授认为口苦辨证属肝胆湿热者最为多见。以龙胆泻肝汤为 主方进行治疗,对于口苦一症,十之七八可取得满意疗效。汪 龙德主任医师临床运用此方较少,因西北地域寒湿,此方过于 苦寒,故治疗时多以和解少阳,疏肝清热多见;肝胃不和证 :《灵枢·四时气》:“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汪老师 认为若胆郁化火,横逆犯胃,则症见胃脘灼热疼痛,反酸嘈杂, 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滑 数。治疗当以清肝利胆,疏肝和胃为主,方选左金丸合柴胡疏 肝散加减(若肝郁化火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口干加葛根、五味 子;口气不正加白芷;呕恶明显加生姜、姜半夏、竹茹;反酸加海 螵蛸、制瓦楞子、浙贝母平冲清肝,制酸止痛;嗳气加旋覆花、代 赭石、紫苏梗以平冲降逆;便秘加瓜蒌、火麻仁、牛蒡子等; 湿阻脾胃证: 汪龙德主任医师认为,无论外感湿邪或脾虚生湿,皆可脾 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如黄元御 《四圣心源》:“木生于水,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 胃降”。故肝胆疏泄失职,脾胃浊气上泛于口而成口苦。又如 《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临床以晨 起口苦多见,症见脘腹纳呆,腹胀,口苦,或口淡,大便不爽,肢 体倦怠,舌质淡,苔白腻,或白腻罩灰**,脉弦细。方选半夏 泻心汤(寒热错杂)、三仁汤(湿重于热)合平胃散加减以复使中 焦气机调畅,常用药物有苍术、姜半夏、厚朴、陈皮行气燥湿;广 藿香、佩兰、石菖蒲清浊辟秽,芳香化湿;柴胡、黄芩和解少阳。 汪龙德主任医师认为脾主运化,故脾虚而湿滞,故常配炒山药、 炒白术、茯苓等健脾化湿;气滞则水停,故祛湿时不忘理气,多 以陈皮、木香、槟榔、川楝子、大腹皮、佛手、香橼疏导三焦之气, 使气机调达;湿为阴邪,故祛湿时可少佐桂枝、吴茱萸、*羊藿、 小茴香等温热之品以助阳化气;反酸加海螵蛸、制瓦楞子、浙贝 母平冲清肝,制酸止痛;纳呆加炒鸡内金、麦芽、山楂健脾消食 之品;脾胃虚弱证 :《素问·奇病论》:“亦有因虚而致口苦。”郝征教授在治疗 口苦病症时提出,口苦症状并非仅见于脏腑热证,亦见于脏腑 的虚证和寒证。汪龙德主任医师提出,当饮食失调,劳累过度, 久病耗伤脾气,脾土虚弱,生化乏源,升清无力,久虚则易生火, 虚火冲气上逆则口苦;若脾气虚长期不顾,可致脾胃虚寒,脾胃 升降失调,胆失疏泄,故胆气虚寒,枢机不利致口苦。桑希生教 授提出胆郁无论寒热,必生浮火,口苦为胆寒必见症状,此为 浮火所致。临床以食欲不振,完谷不化,精神倦怠,便溏等;寒 则伴胃脘冷痛,手足不温,食则呕吐,大便稀溏等。舌淡、胖嫩, 舌边齿印,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沉迟。治疗以补中益气,温中健 脾为主。方选补中益气汤以或香砂六君子汤加减;黄芪建中汤 或理中汤加减(脾胃虚寒为主),虚寒日久,胆郁痰扰,方选温胆 汤加减。若湿滞日久,致脾虚湿盛,可见肠鸣腹泻,方选五苓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临床用此多有见效。{任培培,汪龙德,吴红莉,杨博,张萍,王淼蕾,毛兰芳.汪龙德主任医师治疗口苦临床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9):3-4.}
2022-4-18胃病辩证方药配伍
何炎燊老先生从21岁起从事中医工作,至今72年。现为东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何老是自学成名的中医。他既乏祖传,又无师授,而且是在抗战期间,东莞城沦陷的恶劣环境中自学的。然而,何老却受范仲淹“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启发,使他鄙视功名利禄,立志做一个济世良医。加之他深厚的古文基础,苦学不辍,终有所成。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何老初学医时,陈修园的《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等对他有很大的启蒙作用,但又带他走了一小段弯路。陈氏是崇古尊经者,常固执己见,又对古代医家时有不正当的批评。更令何老走弯路的是陈修园对一些浅显易懂的医书(如《本草备要》、《万病回春》、《医宗必读》等)视为浅陋不足道,却推崇他认为说理精辟的著作。何老遵崇陈氏的“指导”,以为要成名医,必须具有高深的医学理论。首先要学习的当然是《内经》和《伤寒论》。便下苦功钻研张隐庵和马莳合注的《内经》以及张隐庵自注的《伤寒论》,反复学习了几次。他发现马莳的注解还不太深奥,而张注则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反比原文更难理解。何老在彷徨苦闷之中,想起李老师的“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教导。做学问功夫,切忌好高骛远。于是,何老先学习李念莪的《内经知要》,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识后,再详细钻研张景岳的《类经》。
何老认为《类经》是一部好书,既全面,又易学,学好此书,可以掌握《内经》的全部要点。学习《伤寒论》时,何老把徐灵胎的《伤寒论类方》和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一起互参。何老认为,徐氏书既给人们提供了《伤寒论》的粗略面貌,又可以边学边用。柯氏《伤寒来苏集》中的《伤寒论注》明晰翔实,而《伤寒论翼》更将六经辨证之妙义,阐发无遗。何老近年对他的学生说,几十年来浏览的各家注解《伤寒论》之书多种,而得力者还是此两书。
何老在走了一小段弯路后,认真吸取教训,下定决心,永不好高骛远,坚持学以致用。他把小时读过的医书,如《医学心悟》、《本草备要》、《濒湖脉诀》、《笔花医镜》等重新披阅。经过细心琢磨之后,发现自己过去所得到的都是皮毛,如今才学习到一些精髓。一天傍晚,他正在研究程氏止嗽散的组方义理,恰巧有一位咳嗽病人求诊。诉说感冒后咳嗽已十多天,已服过辛温解表、苦寒清热等多剂不效。何老根据程氏所说:“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畏冷者也,过寒亦咳。”何老用止嗽散加杏仁、贝母治之,“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病人服后,两日即愈。故何老常言:“一些看似浅近,而确有实效的书,较之面壁虚构,侈谈阔论者,远胜多了。”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对仲景的名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何老理解“方”字为治病的方法,而不是单纯一首方子。何老学过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他对唐宋以后直到近代的医家不存偏见,采撷其长,为己所用。如刘河间,从研究《内经》得出的“六气皆从火化”的道理,后人就说他是“寒凉派”。何老指出,刘河间除创立了如防风通圣散等大寒清解的方法外,还创立治“风痱”的地黄饮子,方中的附子、肉桂、巴戟、肉苁蓉、熟地黄、山茱萸等都是大温大补之药,怎能说他是寒凉派?又如李东垣,从脾胃为元气之本立论,创立补中益气汤等许多升阳补气方剂,被说成是“温补脾胃派”。然而,沿用至今有解表清热、解毒散结功效的普济消毒饮便是东垣的杰作,怎能说他是“温补派”?又如张景岳善用熟地黄,时人给他的绰号为“张熟地”,是地道的“温补派”。但他用白虎汤加味的“玉女煎”被叶天士用治温病气血两燔;他的“保阴煎”不用一味炭类止血药,而用黄芩、黄柏治各种虚火出血有良效,怎能说他泥执温补呢?
何老认为,初出茅庐必须善治时病。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他学习的重点。虽然后人对吴氏颇有微辞,说他此书是抄袭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而成,而强划三焦辨证等等。何老也发现吴氏著书校勘疏忽之处(见医话《谈古人著书校勘之疏忽大意》一文)。然而,瑕不掩瑜,此书还是一本治温病必读之书。其中吴氏自制的银翘散、桑菊饮、三仁汤、清络饮等都是辛凉解表的名方,尤其是吴氏自制的三甲复脉汤,更为何老所常用。|
如果说吴氏《温病条辨》是一家之言,那么王孟英的《温热经纬》除了以《内经》、《伤寒论》有关温病的条文为“经”之外,还博采叶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著作,内容丰富。虽然王氏也有偏好寒凉,有时固执己见的缺点,但此书可与《温病条辨》同为治温病书的双璧。
何老认为,中医学术是不断发展、修正和补充的。明末以后的医书最为实用。他常指导学生,对于卷帙浩繁的中医书,如古代的《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只能浏览,而清代的《医宗金鉴》和近代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则应细读了。
黄卷青灯,勤于笔耕
何老从12岁起自学中医,到现在已经80多年。80年多来,他黄卷青灯,读书从无间断。何老读书,是手眼并用的。在细读和精读医书时,必拿着笔,边读边写。何老初学医时,用纸卡片写上疑难问题。成名以后,他写的范围更广了。线装中医书的“天头”很宽,是有意留下空白给读者写评释、体会的。例如,他在《临证指南·中风门》治某妪一案的初诊方药上批上“苦辛酸降,微寒泄热,可治肝火上炎之高血压”,他试用有效,写了《叶天士治中风一案启示》一文在《中医杂志》发表。又如他读秦伯未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时,总结每一家的名案,作出一篇评析,附于篇末。许多同道争相抄采,认为得何老评析,学习时就事半功倍,获益更多。
何老有两种笔记本,一是记录学习心得,一是录效方。几十年来如一日。现在,虽已84岁高龄,目昏手抖,他还订阅了20多份报纸杂志,凭借高倍数的放大镜,一行一行地阅读,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是他的人生信条。
人的脾胃不合怎么才能调节好!~
2022-04-18
选方重要,还有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所开方剂剂量和配伍的把握,以及服药的多少,也就是掌握分寸。
当代医家方药中曾专门撰文《关于掌握分寸问题》,提到临床掌握分寸的重要性。
李东垣的书读得越多,你用药会越谨慎,你会知道什么叫王道,包括平淡的茯苓、苡仁,常用的神曲、山楂,在他眼里都是需要谨慎使用的。
不读张仲景的书不会救扶伤,不读李东垣的书不知道王道安天下,读张仲景能打天下,读李东垣能安天下。
肝气犯胃。“气得胃疼”,用柴胡疏肝散,它是四逆散加味来的,用四逆散也可以;
如果是偷偷生气,缓慢起病,疼得不厉害,用逍遥散。
逍遥散证是缓慢起病的,柴胡疏肝散证是突然起病的,化热可用丹栀逍遥散。
若平时老生气突然出现胃疼或经常性地疼,可以有逍遥散证、丹栀逍遥散证、越鞠丸证。
越鞠丸在中焦,中焦的郁不比肝郁见得少。
如果是越鞠丸证而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可以有效,但明显是治错了。
朱丹溪和李东垣都非常重视中焦的郁,实际上是李东垣先重视的,朱丹溪学了李东垣后通过自己的悟把治疗中焦郁推广开了。
人体一身气机正常升降出入就不会有郁,郁住了更多见的是中焦不升不降,越鞠丸主要是恢复中焦正常的升降。
后世的医家对肝郁很重视,认为肝是主一身气机疏泄的,慢慢地我们把气郁定格到了肝上,反而把中焦郁给忘了。
郁滞时间长了,往往能化热,这种情况用丹栀逍遥散。
还有一张方剂是朱丹溪的左金丸,黄连清胃热,吴茱萸暖肝散寒,本来不应该有解郁的作用。
但吴茱萸有一个作用是降逆,有本草书上说“吴茱萸降浊阴最速”,可以降胃逆、降肝逆,于是这两个药组合起来就有治肝胃郁热作用。
还可以从辛开苦降角度理解,吴茱萸是辛散的、辛开的,黄连是苦降的,一开一降能恢复中焦的升和降,也有解郁的作用,因此一般提到肝胃郁热的时候想到左金丸。
但丹栀逍遥散和左金丸的适应证是不一样的,从舌苔来说,丹栀逍遥散证的舌苔不应该多,但左金丸证的舌苔不应该少。
张景岳有一张方剂叫化肝煎,方中有特殊的两对药,丹栀和青陈皮。
陈皮是调中焦气机的,青皮是调理肝胆气机的,丹皮是治疗肝经血分郁热的,栀子是治疗肝经气分郁热的。
久病入络,胃病时间长了可以出现气滞血瘀,在慢性胃病里面治疗血瘀的方剂,丹参饮的名气最大,这里面有三味药,丹参、檀香、砂仁,治心胃诸痛,包括治疗胸痛都是常用的。
失笑散是活血止痛的,临床上胃痛考虑有瘀血的时候可以用。
单纯见到瘀血引起的胃痛不多,我们经常见到在其他情况下夹有瘀,可能会有胃虚、痰滞、湿热等,治疗的时候丹参饮、失笑散经常会合到其他的方剂里使用,单用的机会不多。
湿热中阻或痰热中阻可以引起胃痛。温胆汤治疗痰热中阻,三仁汤治疗湿热中阻,两方证都会见到舌苔偏腻。
如果是湿热,脉象会见到濡、数、缓等这些“无定体”的脉象,痰热会见到滑脉。
当见到一个舌苔偏腻的慢性胃病患者,如果考虑湿热的时候,还有另一张方剂可供选择,半夏泻心汤,可以治疗湿热中阻的胃痛、胃痞,包括胃脘部的胀满。
半夏泻心汤在《伤寒论》里本来是治疗中焦痞证的,由于前面的医生误治后,表邪已经解了,出现了中焦气机的痞结。
究竟是什么痞结住了,后世的医家有不同的意见。有认为痰气痞结了,方中有化痰药、散结药;
有认为寒热阻结了,方中既用了干姜又用了黄连,老百姓说的寒火胃疼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有人不同意,有人说寒和热都是无形的邪气,怎么可能两个性质相反的无形的邪气结在一块呢?
这部分医家认为这里面应该是湿热。戴元礼说过“泻心诸方取治湿热最当”,当代的伤寒大家陈亦人特别赞成这种观点。
他说就不应该是寒火,就应该是湿热,他说历史上善于使用泻心汤的除了张仲景可能就是叶天士了。
叶天士在他的《临证指南医案》里以泻心法主治的医案就有60多例,他说不论外感内伤凡属消化系统湿热阻滞的病证均用泻心汤化裁。
这种提法可以是合适的,我们见到的舌象往往是偏腻的,如果舌象不腻用泻心汤效果很差,当然他说的是消化系统的病证。
实际上临床体会,我的感觉,泻心汤证的部位就是在胃脘部,张仲景说的“心下”,“心下”的病变不管胀、满、痞、痛,只要见到舌苔偏腻,首先考虑用泻心汤。
1、要允许这个世界上存在错误的思想和错误的人,但忌讳去叨扰他们。
你很难改变一个成年人,除了你自己。
2、拥有独立人格的人,懂得照顾自己,在事情处理妥帖后能尽情享受生活。
他们不常倾诉,因为自己的苦难自己有能力消解。
也很少表现出攻击性,因为内心强大而有一种体恤式的温柔。
更不被廉价的言论和情感煽动,坚持自己的判断不后悔。
这种人很容易让别人喜欢,也因为他们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他们。
3、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而只是以奖赏引诱他,或以惩罚威吓他,那么我们便是助长了他获得利益的观念和恐惧感。
由于我们自己所受的教养,是为了有所收获才采取行动,所以,我们不知道有一种不含有获取利益之欲望的行动。
正确的教育,鼓励孩子对他人尊重体谅,而无需任何的诱饵和威吓。
4、人长大以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三观,一切过程和结果,都是与自己博弈。
自己想通了,全世界都会绕路。
自己画地为牢,便会万劫不复。
所以,一定要心大,一定要想得开,一定要放过自己。
要学会坦然面对,学会自己和自己和解。
这世界一贯都冷漠,要先给自己温暖。
5、心态稳的一个心法:
永远别自证!
记住一点:谁质疑谁举证。
如果谁质疑你,让他去拿证据跟你说话。
不要主动去当解释的那个,不要为了向谁证明就搭上自己的时间精力,自证的后果往往就是陷入对方要求你的逻辑,被人降位成讨好方。
稳一点,别慌乱。你就是你的中心,C位的人无需自证。
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治疗脾胃病的经验,现将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总结于下:
一、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脾主运化,布化精微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主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不健运,则清气不升;胃不和降,则浊气不降,反升为逆。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不但主持着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关乎整个人体的阴阳、气血、水火之升降,所以为人体升降之枢纽。脾胃之升降,又互为因果,胃失和降,则脾气不升;脾升失常,则胃亦不降,正如喻嘉言所说:“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消”。脾清阳上升,胃浊阴下降,则气血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运不升则生化无端,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疾。
二、脾胃病证突出表现为湿与滞
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无物不受,邪气易袭而盘居其中,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气机壅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食积、痰结、气滞、血瘀、火郁亦即相因而生。邪正交杂,气道闭塞,郁于中焦,此乃属实滞。若脾胃亏虚,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湿、滞又可从中而生,所谓因虚致实,虚中挟滞。正如《素问·调经论》所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由于湿、滞为病机之要,故在治疗脾胃病时,或温,或清,或补,或泻,总以行其滞,利其湿,复其升降为其总旨。
三、脾胃病重在调理,兼以宣通肺气
脾胃病变多湿多滞,其中脾病多湿,易被湿困;胃病多热,易为热壅,总为气机升降失宜所致,故脾胃病变不宜大补大泄,而贵在调理,探本求源,明气机失调之因,审因论治,复脾胃升降之常,使湿滞消,升降和,诸症可除。
在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栝楼、麻黄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阻得运,启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四、治疗经验
1.脾湿外感:风为百病之长,常挟诸邪袭人。风邪挟湿之外感,症见发热恶寒,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头晕头胀,头重如裹,项背拘急不适,可用平胃散加杏仁、葛根、藿香、桂枝、羌活、防风等辛散祛风和胃之品,既祛表之风邪,又散胃中之湿浊,适用于胃肠型感冒。
2.寒湿困脾:寒湿同属阴邪,易困脾阳,阻遏气机,症见背寒怕冷、脘腹满闷、纳呆便溏、恶心欲吐等诸症,可用五苓散和平胃散、杏仁、麻黄、藿香、草蔻仁、生姜,既增强除湿之力,亦能助脾之功。若寒重于湿者,草蔻仁改为砂仁,加桂枝、高良姜等温胃散寒之品;湿重于寒者,加用苍术。
3.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4.肝郁脾湿:脾胃之升降与肝气的疏泄关系密切。若情志抑郁,肝气郁结,不得疏泄,则横犯脾胃,使脾胃升降运化失常,湿从内生,阻滞中焦而出现脘腹胀满,两胁胀疼,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溏泄,不思饮食,四肢困重,每遇情志不舒而加重等症状。治宜疏肝解郁,健脾燥湿。偏于胃气不降者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偏于脾虚者多用逍遥散与平胃散合方;对于肝脾不调之腹痛泄泻者则以痛泻要方为主方,可酌加茵陈、香附、青皮、藿香、草蔻仁等开郁化湿之品,使肝得疏泄,脾湿得运,升降调和,湿浊祛除。
5.脾胃虚弱:素体虚弱,加之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运化无力可见气短乏力、面色淡白、纳呆便溏等气虚之症;若伴有阳虚者可出现胃脘部疼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四肢困倦,神疲纳呆,遇寒加重,遇热则减,下利清谷等;脾气虚日久不愈可出现中气下陷,出院久泻、脱肛、崩漏等。对于气虚者可用六君子汤以健脾益气,方中陈皮、半夏使得补而不壅;若偏于脾胃虚寒者则温中散寒,方用良附丸、理中汤或黄芪健中汤加减;若中气下陷则应益气升提,升阳举陷,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6.脾虚挟湿:脾虚挟湿之症,属本虚标实,治应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多用党参、白术、茯苓、藿香、草蔻仁、厚朴、枳壳、杏仁、麻黄组成的方剂为基础方药。党参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具补中益气等功效;白术甘苦微温,专入脾胃二经,具有健脾和胃,燥湿利水之功效,且偏于健脾益气;茯苓健脾利湿,和胃安神,与白术相伍,可助其健脾燥湿之力,以扶正祛邪;藿香味辛微温,具有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与草蔻仁同用,祛邪扶正;杏仁、麻黄性味均苦温,同入肺经可开上焦肺气,使肺气宣通,湿阻得运;厚朴、枳壳可理气化痰,升清降浊。以上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燥湿、宣肺化痰之功效,用于各种脾湿之水肿、泄泻、咳喘等症。凡属于脾虚挟湿者,无论寒热均可加减运用。
五、病案举例:
1.胃脘痛案:张某,男,45岁。胃脘胀痛,胸胁满闷,善太息,呃逆频作,不思饮食,四肢困重,嗜睡,大便通而不爽,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弦滑。证属肝郁脾湿,治以疏肝和胃,健脾利湿。方用杏仁10g,栝楼皮12g,柴胡6g,香附9g,茯苓20g,藿香12g,草蔻仁9g,厚朴9g,枳壳9g,白芍12g,甘草6g,半夏6g。服药3剂,胃脘胀痛渐减,大便如常,食欲增加,舌苔厚腻渐退。继服4剂而告愈。
胃脘痛常因情志不遂、劳累、饥饱、寒凉无常,导致脾胃气机不畅,病因虽多,但病机则是胃气阻滞,不通则痛。据胃脘胀痛,每遇情志不遂而发作的特点,常从肝论治。故方中用柴胡、香附疏肝理气;藿香、草蔻仁芳香化湿,健脾和胃;茯苓淡渗利湿;杏仁、栝楼宣肺解郁,使肺气宣通,湿阻得运;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和胃,健脾燥湿之功。
2.湿热口疮案:李某,男,50岁。口疮反复发作3年余,用寒凉清泻药则口疮痊愈,然大便稀溏更甚。改用温热补虚则大便稀溏好转,而口疮转剧,疼痛难忍,不能进食,发作常与疲劳有关。现症伴见头痛,口干不欲饮水,大便稀溏,四肢倦怠,舌淡苔黄厚,脉滑数,口腔黏膜充血,舌边尖有两个溃疡面,周围发红,证属脾胃湿热,火毒熏蒸,拟以清热解毒之药:杏仁10g,薏苡仁15g,草蔻仁6g,茯苓15g,蒲公英15g,防风9g,山药20g,藿香10g,竹叶6g,茵陈10g,生甘草6g。服4剂后,口腔溃疡愈合,疼痛消失,大便正常,续与原方,巩固一周停药告终。随访一年,末见复发。
口疮多为胃热熏灼或阴虚火旺所致。然本案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并兼有腹胀便溏,口干不欲饮水之脾虚湿盛之象,欲补不得,欲泻不能,需全面分析,辨为脾胃湿热、胃热熏灼之口疮。由于饮食劳倦,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热熏灼脾之苗窍,故口唇糜烂,疼痛难忍。方中用茵陈、竹叶清利湿热;杏仁以升上焦肺气,使湿阻得运;茯苓、薏苡仁、山药健脾利湿;藿香、草蔻仁芳香化湿;蒲公英、防风、生甘草清热解毒,又不碍利湿,使热清湿利,诸症自愈,收效亦速。
3.风湿外感案:宋某,男,60岁。3日来头昏头闷,头重如裹,周身乏困,四肢无力,背部恶寒,微有发热,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咳嗽,喷嚏,舌苔白腻,脉浮缓,证属外感风湿之患,治以祛风解表,芳香化湿,方用杏仁10g,麻黄6g,藿香10g,草蔻仁10g,桂枝6g,赤芍9g,茯苓10g,葛根9g,生姜3片,大枣4枚。服药2剂,诸症减轻,仍有四肢困重,不饥不食,以藿香正气丸两盒,以善其后。
外感病多因于风,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分,患者素体肥胖,脾湿过盛,新感风邪,则成风湿合邪之外感,治当外散其风而药用桂枝、麻黄、葛根、藿香,内祛其湿而配以草蔻仁、茯苓,更以杏仁宣肺解郁,共奏祛风解表、健脾燥湿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