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春秋末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
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
扩展资料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
参考资料:
胃不好的人能吃汤圆吗
起初,人们把这种汤圆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团。
扩展资料:
吃汤圆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陈志岁《汤圆》诗云:“年年冬至家家煮,一岁潜添晓得无?”甬地俗语云:“宁波家家捣米做汤圆,知足常乐又一天。”胡秉言也有诗曰:“香泽糯米做汤圆,沸水飘银富贵咸。入口绵甜滑润爽,阖家欢乐醉天年。”“宁波汤圆”是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节庆时间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故至汤圆又叫“浮元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宁波汤圆”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汤圆”,又称元宵;“汤圆”以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料,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参考资料:
汤圆 元宵 区别
胃不好的人能吃汤圆。
胃不好饮食禁忌(其中没有汤圆,所以可以吃):
1、巧克力和辣椒
巧克力中含有大量的可可碱,与薄荷的作用一样,会导致食道括约肌放松,从而导致胃酸流进食道,影响胃部健康。
2、豆类
豆类在引起消化不良方面可谓声名狼藉。豆类所含的低聚糖如水苏糖和棉子糖,被肠道细菌发酵,能分解产生一些气体,进而引起打嗝、肠鸣、腹胀、腹痛等情况。
3、柑橘汁
酸性饮料能够刺激食道,使感觉神经受到刺激,刺激的部位就会变得红肿。如果早晨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喝下一大杯柑橘汁,就会提高胃肠内的酸性。如果此时喝的是含有高浓度果糖的甜柠檬水,那就更要注意了,因为摄入过量的糖会造成腹泻。
扩展资料:
胃不好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规律:
在平时饮食最重要的一个习惯就是要按时就餐,早中晚三餐一定要准时的吃,不要在饿的时候才去吃饭,那样已经是伤胃了。要少食多餐,这个对于胃是非常有需要的。
2、食物要熟:
在吃饭的时候要多吃蔬菜,这些是有利于消化的,而那些肉类食物比较难以消化,尤其是不熟的食物就很难消化。所以肉类食物一定要煮熟。
参考资料:
开州美食有哪些?
汤圆与元宵有什么区别。
馅料不同、制作方法不同、存放时间不同。
1、元宵的馅料单一,通常是芝麻、豆沙等甜味;而汤圆的馅料丰富,除了甜味,还有咸、荤等口味。
2、两者制作方法也不一样,元宵是利用馅料不断的在糯米粉上翻滚而制成,而汤圆则是揉面后包裹馅料。
3、汤圆冷冻可保存很长时间,而元宵冷冻易开裂,所以汤圆的保存时间比元宵更长久
对吃颇有研究的人皆知,元宵、汤圆完全是两回事,本质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北方的元宵是“滚”出来的,南方的汤圆则是“包”出来的。
元宵在制作工艺上要比汤圆更为繁琐,用时更久。首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薄片,再切成小立方块。然后把馅块再扔进盛满江米(南方叫糯米)粉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至馅料在互相撞击中滚成圆球才算完成。
做成的元宵糯米粉表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表层粉末由于吸收水致汤水变糊。元宵一般采用甜味馅料,如猪油豆沙、黑芝麻、枣泥、果仁、山楂等。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元宵吃起来的口感要比汤圆更为粗糙,软糯且富有嚼劲,饱腹感比汤圆更强。
南方人通常都在元宵节这天只吃“汤圆”,而对“元宵”的了解较少。汤圆的做法则是像在包饺子,简易快捷。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待数小时“醒面”完毕后,掐取一小团挤压成圆片形状,然后把准备好的馅料放入,揉成兵乓秋大的圆球即可。
煮好后的汤圆表皮光滑发亮,因此汤水清淡,口感细腻柔软。汤圆的馅料相比更为丰富,酸甜咸辣皆有,食材花样也百变。如水果汤圆、粗粮汤圆、肉丁汤圆等品牌速冻汤圆都热卖于各大超市。
但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本义与形状都与“团圆”紧密结合,寓意着人们团圆幸福的生活。
七个煮元宵/汤圆好吃的秘诀
轻轻捏:在下锅前,用手轻捏元宵,使其外表上略有裂纹,这样下锅煮透后的元宵里外皆熟,不会夹生,且软滑可口。
开水下:待水煮开后,把元宵慢慢放入锅内,同时立即用勺将其轻轻推开,朝同一方向略作搅动,使其旋转几圈,不粘锅。
慢火煮:旺火煮上片刻,等元宵浮起后,立即改用小火慢煮,否则会使元宵在锅内翻滚,煮出的元宵外熟里生不好吃。
点冷水:在煮元宵的过程中,每煮开一次锅应同时点入适量的冷水,使锅内的元宵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开锅两三次后,再煮上一会儿,便可出锅食用。
勤换水:锅内的沸水煮过两三次元宵后,应及时换水,因为这时锅内的元宵汤已变得稠腻,如果再继续使用下去,不但元宵熟得慢,而且容易夹生。
及时煮:生元宵的糯米粉中含水量较多,若将元宵做好后久放,会出现变质现象,生元宵受冻后再煮,还会煮破皮子,影响外观。
快出锅:已经煮出的元宵若一时吃不完,应及时出锅,并将其置于洁净的冷开水中,等到冷却后捞出装入盘中,这样的元宵表皮光亮,看起来更为可口。
趣史
是袁世凯将“元宵”改名为“汤圆”?
据说,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凯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1、萝卜丝粑:将鲜嫩红萝卜切成细丝,拌好辣椒、花椒、胡椒粉及盐巴味精等调料,裹上面粉糊,用特制的折式铁勺盛着,放进油锅炸至面黄起壳,外焦内嫩,香绵可口。
2、连渣闹儿:原是秋天尝新之时,将新产的黄豆泡胀磨浆,连渣带浆煮熟,放上盐巴调料,再加南瓜藤尖即成。这种农家普通食物,营养丰富,可口饱腹。也有人将花生或花生加黄豆磨细煮熟与米粥混合做成快餐,卖与路人为食。满街吆喝“花生连渣闹儿”,成为县城的街巷一景。
3、麻花与鸡脑壳:主料为面粉。麻花在开县有悠久的历史,县城有一家“向麻花”是百年老店。麻花除小吃外还是一种佐酒好菜。鸡脑壳,又称面鸡头、面疙瘩、油炸果儿。用两根竹筷,挽下鸡蛋大小一团湿面,在平底油锅中一炸一翻一按,即成了状似礼帽的食品。干吃、泡吃均可,尤以海带汤撒葱花泡着吃为妙。
4、汤圆与欢喜团:中国人过年都吃汤圆(元宵),开县除了以甜馅为主的各类风味汤圆外,有特色的是肉汤圆、菜汤圆。这些汤圆分别以榨菜粒、肉末为馅,尤以肥瘦兼有的腊肉粒馅为佳。若用汤圆面搓成圆球或长条下锅油炸,外裹红糖,是大街小巷热卖的小吃佳品,人称“欢喜团”。
5、烘洋芋与烤红苕:烘(音“孔”)洋芋本是农家主食,开县北部山区农户用猪油烘洋芋成为一道佳肴。近年来,县城用菜籽油烘洋芋,辣麻香鲜,摊点生意出奇的好。烘洋芋香、黄、面,色香味全,勾人垂涎。烤红苕原是农家用火塘红灰烤熟红苕。县城则用大铁桶做成炕桶,贴桶壁炕烤,沿街叫卖,受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