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的配伍运用
芍药加桂枝
代表方桂枝汤。方中芍药、桂枝各三两,《医宗金鉴》:「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阴营。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 「芍药配桂枝,以桂枝发汗,散太阳之风,芍药和营兼以敛汗,使不致发散太过,一散一收,刚柔互济,相须为用,以达解肌表而通阳气,和营卫而不伤阴。」桂枝是辛温阳药,辛甘通阳;芍药是酸甘化阴,和其营卫。戴北山《广瘟疫论》云:「寒热并用之谓和。」 芍药配桂枝,一阴一阳,相反相成,极尽和法之道。其类方有桂枝加芍药汤,治疗「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太阳病应用解表,不该用下法,误用下法导致腹痛,用桂枝汤加芍药,这里的芍药主要是止痛。
芍药加甘草
代表方芍药甘草汤。从头痛到脚痛,可以治疗一切疼痛。程钟龄《医学心悟》说:「芍药甘草汤治腹痛如神」,各种腹痛,包括妇科腹痛,内外科的腹痛,神经科的腹痛,精神性的疼痛,肢体的疼痛,头痛和脚痛,都可以用此止痛。类方包括芍药甘草附子汤,用来治疗风湿病属于阴阳两虚经脉失养者。
原来此方是治疗阴虚引起的足挛急,若阳虚引起的足挛急可以配用桂枝、附子等。 现代临床甘酸化阴缓急止痛广泛应用于各个系统的病症,不管痛在表面,痛在里面,不管是平滑肌肠痉挛,或是肌肉痛、神经痛,都可以用。现代临床报道芍药可以用于腓肠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血管性疼痛等。笔者曾治疗一腹型癫痫患者,重用芍药至45克,佐以甘草而得以控制癫痫的发作。实验研究证明芍药甘草汤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芍药甘草比例为2:1。若方中炙甘草用生甘草代替,则镇痛作用消失。
芍药加大黄
代表方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既有寒热往来,又有阳明腑实痛。小柴胡汤加枳实、大黄,加重芍药的剂量,芍药既可通便,又可止痛。其类方有柴胡加芒硝汤,治疗少阳经阳明腑实证,其大便干结更加严重,用芒硝咸寒软坚,通便的作用更强。现代临床大柴胡汤可以治疗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肠胃炎、胆道蛔虫、胆石症、痢疾等。胰腺炎疼痛剧烈,芍药可以重用。大便通、胆汁排泄流畅,胰管的水肿、痉挛都可以缓解。实验证明,大柴胡汤可以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尚有抗炎、利胆、解痉的作用。
芍药加附子
代表方芍药甘草附子汤,针对寒性腹痛。腹痛属阴阳两虚者,芍药甘草加附子一起用。笔者曾治一患者,夏天怕热,但是肚子怕冷,一冷就痛,用芍药甘草加附子一起用,效果很好。南方医生夏天不太敢用干姜、附子、肉桂。笔者发现夏天用干姜、附子、肉桂、荜拔治疗因冷饮、空调引起的胃痉挛、肠痉挛腹痛、腹泻效果很好,不过剂量要适可而止。如果既有热郁、又受寒疼痛,可以黄连与干姜、肉桂一起用。《黄帝内经》讲春夏要养阳,春夏要保护人体的阳气,为什么?春夏最容易损伤阳气。人体代谢,气化功能依靠阳气来温煦推动,保护好阳气,很重要。因此,芍药、甘草甘酸化阴,附子、甘草辛甘通阳,一个化阴,一个通阳,两者相互制约,相反相成,对于胃肠病效果很好。临床运用治疗外感汗多阳虚恶寒者,或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阳气虚弱关节酸痛者,或用于肠痉挛、腓肠肌痉挛等有良效。
芍药加黄芩
代表方黄芩汤。治疗太阳少阳合病下利,如夏天受暑热之邪,容易腹痛、腹泻,用芍药、黄芩,如稍有寒邪,加肉桂、干姜,效果很好。黄芩汤是下利的祖方,黄芩清热治利,芍药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慢性肠炎、胃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药理研究证明,黄芩甙具有非常明显的抗炎、解痉、镇静、止痛的作用。笔者体会到治疗胃肠病黄芩、黄连、干姜、肉桂一起用,既不会太苦寒伤阳,又不会太热伤阴,寒热并用,相反相成,相得益彰。
芍药加半夏
代表方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伤寒论》:「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吐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黄芩、芍药、甘草,加半夏、生姜,这是太阳少阳合病中的变证。笔者认为,辨六经就是辨病,然后再辨经证、腑证、变证、坏证。整个《伤寒论》就是一部医案,六经病就讲了六个病。六个病当中有经证、腑证,这是我们现代讲的辨证论治的方案,然后讲变证和坏证怎么处理,可以说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典范,故可示人以规矩。
芍药加当归
代表方当归芍药汤。有养血和营作用,《金匮要略》治疗妊娠胎动不安,辨证属于肝脾失和者。方中用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川芎,川芎要用的少一点,川芎有活血作用,要注意。芍药敛养肝血,缓急止痛,当归补养肝血。有安胎和营止痛,对妊娠胎动不安有腹痛者,用当归芍药汤。另一方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妇人妊娠,宜服当归散主之。」妇科如胎位不正,加川断、菟丝子、桑寄生、大腹皮、苏叶、陈皮等;先兆流产加川断、菟丝子、桑寄生、苎麻根;功能性子宫出血加茜草、仙鹤草、蒲黄炭等。
芍药加柴胡
代表方四逆散。由于气机被阳气所郁遏,气机不畅,而导致的四肢厥冷。此四肢厥冷不是虚证是实证。仲景书中的厥症都是实证,一是气机不能舒展,外邪侵犯,气机不畅,用四逆散。如果外邪侵犯导致上下不通畅,上下气不想顺接,用三承气汤。四逆散中用甘草、枳实、柴胡、芍药疏理气机,它是调理气机的祖方。柴胡疏肝解郁,透达郁阳,芍药苦泄破结,通络止痛。四逆散现代临床用于治疗胆囊炎、肋间神经痛、肝炎、过敏性结肠炎、慢性胃炎、便秘、月经不调、乳腺炎等。
芍药加枳实
代表方枳实芍药散。《金匮要略·妇人篇》中讲到,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产妇腹痛,法当枳实芍药散。用枳实、芍药理气缓急止痛。枳实要烧黑,芍药要等分。临床对气滞血凝,恶露不尽,产后郁滞腹痛者有效。《金匮要略·疮痈肠痈篇》有排脓散(枳实、芍药、桔梗等),现代治疗疔疮痈疡及各种无名肿块等,有一定疗效。
笔者经验,白芍加川芎,治疗各种原因的头痛,包括三叉神经痛,效果很好。芍药可以用到30~50克,川芎可以用到12~30克。白芍加防风,治疗各种过敏性结肠炎,这是取痛泻要方意,对肠易激综合症这一类效果很好。白芍和赤芍一起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活血加养阴柔肝一起用。白芍加荜菝,治疗脘腹疼痛,脾胃病用得比较多。芍药加黄连,腹痛腹泻,是黄芩汤的用法。芍药加白术,治疗脘腹疼痛、泄泻。白芍加木香、槟榔,治疗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用于直肠炎,乙状结肠炎,或者是结肠癌手术后的后遗症,里急后重,用木香、槟榔、青陈皮、黄连再加白芍,效果满意。白芍加干姜,治疗胃寒腹痛。白芍加麻仁,治疗便秘效好。
赤芍的运用
以上重点谈白芍的功效与配伍运用,现代用赤芍主要在以下三种情况:1赤芍与生地、丹皮合用,清热凉血解毒,如犀角地黄汤,犀角可以用水牛角来代替。温病热毒深入营血,血热妄行,出现吐血,出血,斑疹,舌绛起刺的情况。笔者经验治疗糖尿病足、丹毒、亚急性甲状腺炎等效果很好。2赤芍与桃仁、红花同用,活血化瘀,通畅血脉,治疗经闭、痛经。3赤芍与金银花、菊花同用,清肝热,风热,治疗风热头痛。
芍药的剂量
仲景在54个用芍药方中注明用量的有42方,用三两的9方,用二两的2方,六两、五两、四两各1个方。用于桂枝汤调和营卫的用3两,用于养血养阴的如当归四逆汤有3两到4两,用于止痛的当归芍药散汤剂用6两。古今剂量有别,一般用量在9~15克,用于止痛可稍增加,特别是严重的疼痛,如三叉神经痛、血管性疼痛、腹型癫痫、坐骨神经痛等,可用30~60克。加甘草,既加强缓急止痛作用,又有监制其阴柔之性,没有发现有副作用。
用芍药禁忌
凡是胸阳不足引起的胸满、惊悸、卧起不安者禁忌,如胸痹桂枝生姜枳实汤,乌头赤石脂丸不用芍药。引起胸痹的主要原因是心阳微,阴邪上乘,故阴药慎用。由此反推,胸阳不振,不用白芍,可用赤芍。里寒过甚的,如真武汤,方后有一句话,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2两。真武汤本身用于肾阳不足,阳虚水泛引起的水肿,用阴药不合适,要去芍药加干姜。
芍药的炮制
仲景对芍药未论炮制。现代用炒白芍加水炒,酒白芍加酒炒,醋白芍加醋炒。酒白芍药止中寒腹痛,醋白芍药敛血止血,土炒白芍,健脾止血。《药性切用》:「泻火生用,敛阴炒用,酒炒和血,醋炒止血。」概括得很好。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生用芍药,反对滥加炮制。
病案举例
季某某,女,56岁。有偏头痛史多年,经常发作,尤其是在月经期或者疲劳过度时容易发作。近值更年期,头痛发作频繁,伴潮热汗出,烦躁易怒,心绪不宁,睡眠不佳,胸闷叹息,口干舌燥,大便干结不爽。来诊时头痛剧烈,呕吐2次,眩晕不支,诊舌质微红,苔薄微腻,脉来微数。患者平素经常服用西药止痛药缓解头痛,故胃中经常不舒。此心火旺、肝阳亢、阴分亏。治宜清心火、平肝阳、滋肾水、止头痛。处方:知母12克,黄连6克,山栀12克,天麻12克,赤白芍(各)20克,珍珠母30克,麦冬12克,玉竹12克,柏子仁15克,女贞子15克,远志9克,7剂。药后头痛稍缓解,不再呕吐,上方白芍改30克,加羚羊角粉0.6g×2支(分2次早晚冲服),14剂。三诊头痛平定,潮热汗出好转,睡眠改善,再以滋水涵木、清心安神法善后。生熟地12克,知母12克,黄连6克,天麻12克,赤白芍(各)15克,珍珠母30克,麦冬12克,柏子仁15克,女贞子15克,酸枣仁15克,藿苏梗(各)12克,14剂。随访:近半年来头痛未再大发。
附子+甘草
(一)肝胆:1. 这疼、那疼,西医叫神经痛,中医为病在肝经:柴胡加桂枝2. 入睡困难、惊吓到的入睡困难:柴胡龙骨牡蛎汤3. 柴胡龙骨牡蛎汤,洗精神创伤,每天1、2克即可不需多,但一定要用能接受的温度最高的水300毫升冲服。4. 柴胡龙骨牡蛎汤,吃到最后有点拉肚子肚子疼就可停,治疗的症状为:发生事又烦又气又有点吓到,心有点堵,手脚沉重即可吃,冲刷灵魂上的伤痕。5. 退肝胆火:加味逍遥丸,茵陈汤6. 急、慢性胰腺炎:桂枝芍药;或半夏吴茱萸7. 肝阴虚:加味逍遥散8. 手指尖特别冷,而非整个手掌,这是连接阴阳的肝经有病,阴阳分裂,厥阴肝经病,或腹部两侧闷痛,当归四逆加味;手脚冷后背冷,附子汤;少阳脉弦,柴胡加四逆散,肝胆不通引起的消化道相关;手脚冰冷烦躁呕吐心情恶劣,吴茱萸汤9. 嘴唇干燥,温经汤10. 单纯熬夜伤肝胆:酸枣仁汤11. 大病后伤肝胆:小建中12. 肝易补,用五味子,山茱萸(全身疲劳,勉力为之),乌梅;柏子仁13. 舒肝胆:加味逍遥散,加味姑嫂丸14. 厥阴病,乌梅丸证的痰饮,舌根一块黄黄的,要吃乌梅丸15. 益胆,柴胡系的药,把淋巴里的痰水去掉16. 痛风前,一定厥阴太虚,用小建中补肝虚17. 感冒后误服了六味地黄丸,寒邪被拉入三阴经,阴着之邪缠住阳气,烦躁欲狂,头痛欲撞,用
吴茱萸汤解18. 磁朱丸、养肝丸,吃9个月,可治好白内障、青光眼19. 眼压高,眼睛痛,苓桂术甘汤加车前子,或理中汤加味吴茱萸20. 飞蚊症,。。里有痰,陈士铎古书里有21. 小柴胡汤,肋骨摸起来痛,痰水淋巴塞住,默默不欲食,也可加点半夏祛痰,但会把水带走。如果痰已变成果冻状,要用牡蛎,心烦欲呕声音闷闷听不清22. 少阳系:小柴胡、逍遥散23. 温胆汤还你半个胆,当归四逆加味汤还你半个肝经能量,还半个盲肠阑尾。24. 女人月经期感冒用小柴胡汤25. 大柴胡汤,肚脐上痛得特别痛,胆结石,胆囊炎,肠梗阻,还吐26. 柴胡桂枝汤,半贴柴胡半贴桂枝,偏向厥阴,也用来治鼻子过敏,脂膜病,左关脉滑脉,有热,淋巴里有脏东西,加点小承气汤,可治27. 柴胡桂枝干姜汤,肝硬化肝癌28. 控制狂,少阳有寒且痰,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少阳寒太多会变淋巴癌29. 柴胡龙骨牡蛎汤,身重,烦惊(不想站起来,刚睡着电话响被惊到的感觉,大失恋等心灵创伤),洗刷心灵创伤30. 乌梅丸,阴阳分裂:饥而不欲食,气上撞胸胸口热痛,糖尿病,身下寒热错杂,下腹腔感染慢性痢疾,尿道阴道常出问题31. 酸枣仁汤治疗肝极,熬夜熬过头,肝已不会收血,不需工作也睡不着32. 春天发的第一个叶子,就是柴胡,所以是很重要的肝经药。重剂量的柴胡如几两,是清扫淋巴的药。中剂量的柴胡几钱,如逍遥散是疏肝解郁的。轻剂量的柴胡几分如补中益气汤就是向上爬的,带着别的气一
起,所以是升气的药。33. 吃得多又不运动的脂肪肝,而不是脾胃湿的虚症脂肪肝,可以用逍遥散,加黄金补脾阴,加三七活血不伤气,加丹参赤芍破淤,加白术补脾胃,煎剂,每天一剂,两周可。34. 解肝毒,拉(音la)粉,肝毒解了后每天睡4小时就够了。一年吃一个月解肝毒粉即可,每天一克。35. 乌梅丸,引药入肝经,厥阴病的人会三阴同病,膏盲不干净,舌根总是黄黄。肝经与肝脏(六经与五脏)治法不同。36. 男人阳痿,很多并不是肾虚而是肝郁,或者工作或者家里受委屈,轻用逍遥散重用柴胡汤。(二)脾胃:1. 慢性肠胃炎、慢性胰腺炎,肠道运行很慢,吃了几天后才大大:桂枝加芍药汤2. 急性胰腺炎:xx半夏汤,从胆少阳治3. 理中汤、清震汤:脾太阴经的头痛、头重,如湿抹布裹着,或头像戴了一个重重的帽子4. 便秘:小孩,生白术3两;女人,当归芍药;老人,肉苁蓉当口香糖吃。5. 去脾胃湿:平胃散,四神(君子)汤6.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归脾汤,实脾汤7. 健脾,任脉就会好;冲脉受伤,会咳不停,感冒后咳好几个月8. 肌无力,晨起一只眼皮垮掉,用平胃散,去脾胃湿气9. 去痰饮,苓桂术甘汤可,肾气丸可。如果腿脚内侧没劲,肾气丸证。10. 咳嗽,是按照肺脾肾的顺序,十几二十天不好补脾,二十多天还不好,肾气丸11. 7岁以下小孩感冒多用小建中小柴胡,脉转弦,如果还不舒服,再用桃核承气汤把淤血打打12. 吃补药,首先要脾胃
好,健脾丸先吃把脾胃搞好,另外身体不能太寒,太寒会排斥补药虚不受补,不能吃寒凉牛奶水果优格白萝卜带皮绿豆生黄瓜空心菜。黄绿白空。13. 脾为湿土然而最怕湿14. 脾胃湿,脾胃濡脉,像录音机的盒慢慢弹出的那种感觉的脉。脾胃湿,脾阴实,重症会肌无力,眼睛肿肿,用平胃散,把脾胃的湿逼出去15. 平胃散,治疗脾胃运化湿气的能力不够,湿气堆积:苍术,破脾胃湿气且药气向上,可把过敏鼻子里的阴实打出一点。平胃散症的人,舌苔白白厚厚,或者觉得站不如坐,坐不如躺16. 如果一个人常年脾胃湿气重,消化机能慢,肝也会工作不动,这种叫湿阻中焦。这叫虚症的脂肪肝,需要用实脾散来治。17. 平胃散治疗急性的,短期的;实脾散治疗慢性的长期的18. 治肝要先实脾。肝阳虚一定会脾阳虚。19. 实脾散是很轻的药,若重,直接理中丸20. 实脾散还可治疗平日没事眼泡泡的,或水肚子21. 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实脾散治疗整个消化系统的阳虚,肾气丸,上三种都是治阳虚水气的药22. 脾胃阳虚的拉肚子,不会烫屁股,不会完谷不化;烫屁股的是肠胃炎;若完谷不化,叫下利清谷,需要有附子的药来大补肾阳,如四逆汤。23. 脾胃,轻微不能斡旋中州的话叫做痞。24. 四君子汤加半夏、陈皮叫六君子汤,如果你的脾太湿,舌苔太厚可加半夏。气虚吃四君子,保元汤直接补气,四君子汤调整自己机能生气,更治本一些。25. 如何判断气虚中气虚弱,面色微白望之而知气
虚矣,声音轻微闻之而知气虚矣,四肢无力问之而知气虚矣,脉虚弱切之而知气虚矣26. 木香醒脾,藿香破浊气治疗中毒,四君子加木香或藿香、砂仁,即香砂六君子27. 砂仁可以将气导入丹田28. 潜阳丹可以老师吃,讲话用丹田气,不累嗓子29. 如何补脾胃,山楂化肉,麦芽谷芽化面食淀粉,神曲两者皆可。如果吃了两小时后嘴里还有食物的味道,加枳实往下打30. 健脾丸每顿饭后吃可以让脾胃休息,这样一、二个月让脾胃休息一、二个月31. 脾胃烂,可以按健脾丸->香砂六君子->理中汤的顺序来吃,每种20天,3个月脾胃就可调的比较好32. 如果溃疡,要吃黄芪,所以黄芪建中汤比较好的治疗胃溃疡33. 脾统血,归脾汤:黄芪补气,加四君子,加酸枣仁、远志。该汤原来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远志交心肾,心脾虚,心脾阴虚,心阴从肾来。很补脾胃之气。归脾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比黄芪建中用量轻灵,后者是治疗全身,而归脾汤针对脾胃区域
(三)心肾、脑:1. 肾经受寒邪:膝盖后面疼,干姜甘草白术xx2. 腰腿痛:芍药甘草附子汤3. 当归四逆汤证:血寒,也即不动不痛、一动就痛4. 甜瓜子鹿茸,治疗膝盖退化,比costa维谷力好很多5. 补脑,可补胆经,艾灸悬钟穴即绝骨穴6. 只流清鼻涕,艾灸上星穴,即美人尖的地方。鼻子塞住,疚上星穴即好7. 小便淋漓不净:桂枝龙骨牡蛎汤加真武汤(补肾阳);或者黄芪水补气海的气8.感冒不能吃肾
气丸等补药,感冒后只剩咳嗽,说明是肾阳还未恢复,不能布化全身水气,如果咳嗽吐出的痰到水里就化了,说明是肾痰,即肾虚咳嗽,可吃肾气丸(文中肾气丸指八味肾气丸) 9. 药房里的红曲,打粉,消血液里的脂肪10. 爱是能量,是像太阳一样,先要照自己,自己好,再有余力的话,再把多余的能量分些给身边的人,再有余力,再给更远的外人11. 腹诊肾气丸证:一手放上腹部,一手放下腹部,同时下按,下腹部反抗迟缓,说明三阴经能量虚,要用补三阴经的肾气丸。
12. 腹诊真武汤证:腹部中线肚脐到胸口像铅笔芯一样硬邦邦,说明任(冲?)脉水已干,正常应是凹进去的,要用真武汤13. 中风后半身不遂,乌头肾气丸,吃5个月,可治好中风,不用管其他淤血什么的,肾里有未分化的干细胞。14. 真武汤,大补肾阳运化水气,眼瞎耳聋。15. 心肾不交的脉,心肾的脉不一致。16. 豆类收气,不能吃黑豆补肾;疣子可以用黑豆祝由法17. 补肾的桂枝龙骨牡蛎汤,或真武汤,可治尿频,小便不利。18. 八味肾气丸,桂枝、附子加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地黄、泽泻;山药、茯苓;山茱萸、牡丹皮)19. 济生肾气丸,容易水肿,中年大象腿,加牛膝,车前子,往下拉并利水,这样破肾阴实。适合摄护腺肥大的人和微微水肿的人。20. 知柏地黄丸,肾阳实,虚阳浮越的假性肾阳实。阉割剂。21. 吃海盐。22. 感冒误食肾气丸等进三阴经的药,可用黑豆甘草汤23. 八味肾气丸基础上加鹿茸
和五味子,变成十味大补丸,还可加沉香,如果肾太差督脉太弱的话24. 明目地黄丸,是六味地黄丸加当归尾破肝淤,和生地去血热。25. 左归丸、右归丸比八味丸更补26. 肾气丸加磁石治疗肾虚耳聋,白内障,飞蚊症27. 心力强的人怕痛不怕难,心力弱的人怕难不怕痛28. 最伤“心”的行为就是忍,让心开心就要让自己最快乐,然后再有余力再辐射家人,然后再更远的外人29. 阳气虚,灸关元,灸绝骨穴30. 心,感知力与表现力的体现,提高心力就是提高感知力与表现力。最高的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层面。一定不要有骗人与别人骗的行为。心不可以被取悦而高兴,会伤心的感知力。很有爱心的行为对心脏不好。31. 心生血,脾胃吸收营养交给心,心就可奉津生血。当归、红枣让心生血。地黄让骨髓生血。炙甘草汤未最生血的经方。心火舒布到小肠,小肠再传导到下焦,小肠最重要的穴位关元,关元的能量可以透到命门。心为火脏小肠为火腑永恒41度。小肠火来自于心阳,再有能量可以透到肾阳,心肾相交(通)。小肠不能往下布能量,脚就是冰凉的。小肠同心一样有感知,认得有能量的有天然气味的东西把它拿来为身体所用,而那些没能量的东西化学的工业的东西小肠不知道如何利用很有可能只会滋
养阴实。32. 心火小肠火很够就可以认出癌症等异类,调动免疫力。小肠和膀胱很像,小肠抓取有能量的东西吸收后把无能量的废物送给大肠排出,膀胱吸收液体中的能量后的废
水变成尿液排出。所以说心肾同。33. 小肠是一个很累的器官,每天运化上万cc的物质,所以心阳很容易通过小肠耗散。茯苓帮助小肠功能,吸水,比较少耗损心阳,所以茯苓护心。心脏病,没有原发,但脾胃肌肉会给心脏带来负担,脾胃湿气太重,肌肉失去活力,心脏代替负担,所以伤到心脏。脾胃阴实伤心脏。肺部痰拔掉,内脏归位,不要压迫胸腔影响心脏。34. 可看卢火神的《扶阳讲记》35. 菖蒲、远志会使人聪明,但它们不补,所以同时要加补心肾的药。菖蒲入心,可做入心的引经药。36. 心阴虚,朱鸟汤;心阴实,心肌肥大,用大补阳气的药,真武汤(含附子)37. 最补阳的是真武汤,最补阴的是朱鸟汤。附子与鸡蛋黄。到家来看,无论什么病,都可以吃这两个汤解决。38. 也有说用补中益气汤补上面的阳气,八味地黄丸补下面的阴气,什么病都能好些39. 顽固性睡不着,烦躁的不得了,肾阳虚造成心阴虚,只能用朱鸟汤。被吓过的人睡不着,也用朱鸟汤。40. 命门火不够,会高血压41. 金匮要略也即杂病里谈到有五个地方需要用到肾气丸:1. 脚气上入梢(麻木) 2.虚劳腰痛少腹聚急小便不利(尿不出或频尿) 3. 短气(吸气短浅不深)有桅饮(身体到处有痰肾脾不好水代谢很烂)(呼气短浅,用苓桂术甘汤)4. 人消渴小便烦多,也即糖尿病 5.转疱,膀胱气化病,尿不通尿不出,男人摄护腺肿大。42. 心脏热能遍布全身,若会阴能量差摄护腺肿大热量不通下不去反弹回
来到手,手一定很热,可依此判断男人摄护腺肿大43. 肾气丸中的桂枝量很少,起到通阳,铺铁轨把全身阳气连接起来的作用44. 肾气丸中加杜仲,防止腰总闪到45. 肾阳实,肾脉浮尖,狂,暂时用知柏地黄丸退一下,就必须用肾气丸补阳滋阴。知柏地黄丸为阉割药46. 火生土,所以又黄又苦的药是最下火的药。47. 心阳虚,用桂枝,喜欢按胸口;心阴虚,易睡不着觉,朱鸟汤;心跳不规律炙甘草汤;心阴实大补心阳再破淤
(四)营卫、肺:1. 黄芪五物汤:植物人,手脚麻木,强力治疗营卫不和,一天坐8小时不动2. 桂枝汤:自汗、阵汗,营卫不和,害喜,身体左右温度、皮肤、汗等不一样3. 麻黄会让淋巴细胞从淋巴系统出来到血液系统4. 肺虚,用柏子仁,白果5. 生脉散,运动前吃,保护心肺功能,夏天吃比较好过,不容易觉得热,会感觉温度低5度。6. 补气:生脉散,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薯蓣丸7. 生脉散,防止老年痴呆,那种心脉不在一个固定地方跳的8. 出水痘:苦瓜切片熬水外擦,防止留疤,吃保元汤补气,防止留疤。保元汤:黄琦,甘草,人参(党参),肉桂。还可加陈皮9. 生肌散:黄芪,金银花,沉香,丹参,天花粉等10. 宋本麻黄升麻汤:上热下寒,胸热咽干两脚冷11. 补气的,保元汤,出水痘,用苦瓜煮水外用擦洗防止水痘留坑疤,也可吃保元汤,让脓多多发出流出12. 黄芪,补脾胃和肺13. 生脉散补
肺阴,保元汤补肺阳14. 黄芪汤,日常的保元汤,补胃阳,加速伤口愈合15. 生肌散,人摔破掉皮肉也可吃:黄芪、天花粉、乳香末、金银花、甘草、生药米粉吃,沉香丹参去疤,汤剂更好。16. 肩膀坚硬肩颈酸痛,用葛根汤。急性肠胃炎,伴随后脑勺僵僵的,感冒水气上升后脑勺处被打断,拉肚子且是热的,也用葛根。葛根特点擅长爬,一点点跟,叶子爬好高好长,像肾气的特点。17. 补肾药,地黄,滋肾阴;附子,滋肾阳;天雄,5年,很好的固精药;附子,补命门,像肾一样既可选择生孩子做乌头也可选择不生孩子做天雄,命门即肚脐正对后面,天雄补肚脐下面一点;乌头有毒,善驱风寒,散开的。18. 生附子泻药,可泻阴实;泡(炙)附子,补药。19. 中年发福,水肥代谢不出去,都需要补肾,八味肾气丸吃一年,腰围少10寸。20. 椒附散,生阳气21. 肺很娇弱,人很多大气都在胸口这。胆主决断。人大肠,麻杏甘石汤治肺热,同时也可治痔疮热痛。22. 肺用生脉散保元汤来保养
(五)气血、阴阳:1. 睡不饱的阴虚补血:小建中汤或当归补血汤2. 上火不要先去火要滋阴:猪肤汤3. 治口疮:当归补血汤加补中益气汤加晚上9点睡。一夜可好。想快再加点附子4. 人紧张,肝火旺,白芍5钱,让人不紧张;胃火旺,早晨起口臭嘴干口渴,生石膏;丹皮,让人不发炎;小肠火,膀胱火,尿又黄又红,浓茶色。5. 虚症中风不能动:
附子换乌头的肾气丸,吃5个月可好6. 子宫肌瘤,阴实,用补阳药7. 熬夜太多,补药进不去怎么调,淤血补药进不去怎么调。如果身体太多痰湿补药进不去,用二陈汤。8. 灸章门穴,补五脏之阳9. 炙甘草汤,治疗心跳不规律,血虚10. 吃补药,性价比最高薯蓣丸;补血,炙甘草汤11. 一天炙甘草汤补阴,一天真武汤补阳。补血的方法12. 癌症化疗后,老人吃的最好的补药,天真丸,三清丸13. 真武汤对应朱鸟汤,吃真武汤几天后吃一次朱鸟汤收阳14. 猪肤汤最滋肾阴15. 肚脐到耻骨下五分之二的关元穴,灸,补命门16. 炙甘草汤,超级补血17. 古代天王补心丸,不含麦冬,用生熟地,比较像薯蓣丸,补药;后代天王补心丸,青春期孩子吃后就没有青春了,不要吃。18. 失眠、心烦、小便不利,水中有热,猪苓汤19. 说胡话(发狂),抵挡汤,破淤血,会痛、拉。脑子中风,抵挡汤的粉每天1克,不会痛。比抵挡汤轻的是桃核承气汤。20. 左下腹自己按一下,会痛,说明腹中有淤血,可桃核承气汤。21. 按血海穴,会痛,有淤血22. 虚劳篇的大黄蛰虫丸,主证:曾经很辛苦过,比如熬夜赶稿,血虚,某块毛细血管内被烧干,堵住了,所以某块皮肤干干可以挠下皮肤屑来,或者白眼白不够白23. 健忘,有淤血24. 阴虚火旺,猪肤汤25. 水肥,真武汤加黄芪防己汤26. 血虚发热,高烧,熬夜赶稿5、6天后发高烧,用当归补血汤;或者口腔溃疡,用当归补血汤,很滋阴27. 当归
补血汤加补中益气汤,煎剂,再大睡一晚14小时,口疮就好28. 血虚头痛,风邪入内,川穹茶条散,六经头痛总方,同时吃当归补血汤,赶走后赶快用血补上。29. 真血虚用六蒸六晒熟地,当归黄芪,再加龙骨牡蛎,补血。造血机能方面补血。30. 体质较寒的人吃补药前,先吃一段厚朴温中汤。另一种方法,补药中加十分之一的反佐药分经下火。丹皮栀子玄参白芍甘草。丹皮让人不会发炎,栀子让人不烦。心火旺加黄连,胃火旺加生石膏,肺火旺加黄芩,大肠火加地榆,小肠火加麦门冬天门冬。每次火起来一般都从肝经开始。31. 四物汤是跳血的方,川芎是血管清道夫。当归释放肝里的血,白芍让血进肝去养,熟地生血,川穹让血流得比较通畅。总体是让血流动起来肝经调血之方剂,非心经造血之方剂。常月经痛可喝。32. 四物汤也适合一天到晚坐办公室不动的人33. 吃四物汤同时也要吃肾气丸防止太劳累(六)腿脚:1. 脚疼,脚踝脚背:芍药甘草附子2. 脚跟疼:补肾3. 足跟骨质增生:芍药甘草附子胡延索(延胡索?)4. 脚疼,脚踝脚背,各种寒痛:芍药甘草附子。非寒性,去附子5. 膝盖不舒服,张仲景肾着汤,治疗膝盖后面牵连到这个腰;或阳和汤大量地黄加少量麻黄6. 阳和汤,去阴实,治疗膝鹤骨7. 只有关节用,阳和汤(七)奇经八脉:中风,右边不能动,阴角病,厥阴肝经病督脉伤,补髓,地黄,肾气丸,鹿茸鹿角任脉伤,补筋,天雄散,桂枝龙骨牡蛎汤哪条脉虚,
哪条脉就蹦得很紧。真武汤,大补阳药,任脉从肚脐往下非常紧,可用冲脉伤,补气,黄芪,保元汤,灸关元。带脉伤,补肾阳角伤,益胆,温胆汤,通三焦阴角伤,补肝,吴茱萸汤,小建中汤阳维伤,调卫,营卫不和,干姜附子汤阴维伤,养荣(八)失眠:1. 酸枣仁汤加柴龙牡加半夏,治疗熬夜失眠睡不好。灸完关元,吃0.3公克每天,固定命门火。
2. 失眠:栀子豆豉汤,交心肾的代表,主证:胸口梗梗的不舒服,心中有热懊恼上火,胸口烦闷。(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睡眠浅,总醒多梦。猪苓汤的失眠,燥热,小便不通,水跟热纠缠在一起。酸枣仁的失眠,本来不失眠,熬夜熬久了熬夜过头睡不着。朱鸟汤:想事情怎么睡也睡不着。
3. 失眠脉,肝脉会有浮细弦的一条(浮代表有火,细代表虚,紧,弦),贴在皮肤表面,就是睡的不够,当然再往下按中取还会有肝脉,酸枣仁汤症。苹果买,就是太细的脉。
4. 能睡着,但品质不好梦多等,桂枝龙骨牡蛎汤;梦不好,柴胡龙骨牡蛎汤(九)摸脉:1. 右手:寸,肺;关,脾胃;尺,大肠及生殖系统的肾。2. 左手:寸,心;关,肝胆;尺,小肠及泌尿系统的肾3. 浮脉,一整片浮,感冒;另一种浮脉尖尖的,局部发炎上火;一般中取来看内脏是否好,有力为好;附骨脉,阴实症;4. 脉虚无力,脉实有力,吃饭前后把脉练虚实的脉感。
5. 孕妇脉把男女,两手一起无名指贴尺脉,慢慢加重,哪个手先碰到脉的跳动,一般男左女右
6.
给别人把脉要用自己的右手去把,不要用左手。7. 右关与左关,哪边比较弦,一般左边肝胆脉比较弦的多,如果右关脾胃脉反而更弦,说明肝胆乘脾,肝阳虚克成脾阳虚,也即脾胃容易受情绪影响吃不下饭拉肚子等,压力大8. 四季脉,春脉弦,肝脉;夏脉洪,心脉;秋脉浮,毛脉;冬脉沉,石脉。脾胃脉,长夏季,缓和没特征。人将出现真脏脉,各脉特点加剧,心脉洪,肝脉弦,肺脉浮,肾脉沉,脾胃脉缓和,更深;或有人本来脉虚反而各脉很实,二周内必。9. 失眠的人心肾不交的脉,心和肾脉就完全不同。左寸右尺非常不一致,一定心肾不交失眠。10. 肾脉实有力,肾强,无力,肾虚,容易夜尿;11. 脂肪肝的脉,小馒头一样沉在底下,圆圆的,不弦;12. 一整片浮的脉,感冒,过两天,掉到里面,中取以下,邪入里13. 肝火大的脉,失眠的脉,浮细;肝脉鼓起来一坨像茧子,天天生气;肝脉尖尖,生气;14. 虚劳脉与阴实脉:虚劳脉,脉很弱,把不到或者很宽大,又宽又扁。15. 阴实脉,长肿瘤的体质或者曾经得过肿瘤,浮中沉都把不到,再往下按到骨头上才觉得很有力,附骨脉。16. 左关把到浮细的脉就是酸枣仁症太劳累失眠;整片浮大的脉是炙甘草症的脉。17. 浮浮尖尖的脉,有火。心火左寸浮尖或者舌头长疮(可用黄连菖蒲)
(十)灸(穴)法1. 八汇穴保养灸法:脏汇章门,肝经穴,章是长得特别美好的大树,灸此补五脏之阳,糖尿病
的必灸之穴。腑汇中缓,缓指肠胃的胃,正对胃正中间,胃气通六腑的气,灸后机能大开气机顺畅,胃口开走路快代谢好。气汇檀中,补气,还治痰水压心脏,消化系统机能不旺盛水肿,(中缓、檀中合灸,预防心脏病),灸后不能吃去体表火的药,如高山茶,竹笙竹茹。血汇膈腧,膀胱经,胸椎第七椎下的凹处脊椎骨正中往两旁旁开1.5寸也即2指处,最大的筋,最多的淤血汇处,血府逐瘀汤逐这个地方的血,血路不通各种血病血癌淤血贫血都可用此穴
筋汇阳陵泉,膝盖突出两个地再取第三个形成三角形的位置,胆经上的穴,常灸筋不容易扭伤,很容易拉开,扭伤灸此恢复快,惯性扭伤脚的人一定是牛肉吃很多的人,因为牛是木畜吃多全身筋变烂,肝不能补只宜泻。脉汇太渊(脉的寸口)。骨汇大柱,全身骨头的能量汇聚于此点,若不想炖转骨汤的话,就常灸大柱20岁前都能长高,或骨折后想快点好。髓汇绝骨,脑容量不足灸此,艾草不能直接放在脊椎骨的上面,不能灸督脉,会把骨髓烤干。2. 穴道越虚越会凹下去,沿着背脊骨太阳膀胱经按,可以按出哪几个穴特别凹,或者特别痛,说明该脏腑特别虚,就灸那个穴,一个月后肉长平,该脏腑变好3. 第一胸椎(即头低下去后不跟着一起低下去的那个凸起的最高的骨头)上面的凹处叫大椎,下面的凹叫陶道,陶道旁开1.5寸即大柱。想长高20岁前常灸此。4. 髓汇绝骨,如果想造血机能的长高需
要灸大柱;胆经绝骨是通脑经上的,灸此补脑;造血需大柱绝骨都灸。常灸大柱到老不需担心骨质疏松。5. 长寿灸灸足三里,肾气没有还可活,胃气没有不能活。灸此老人家能吃饭就还能活。此穴疏通气机,灸别地儿上火就可灸此。6. 关元是小肠俞,灸此补小肠(心),补命门,对膀胱无力病变,直接补丹田之气,讲课不会用丹田之气可吃潜阳丹不吃的话就可灸此。7. 三阴交,三阴交汇,灸此相当于吃肾气丸,再灸绝骨大柱同时,更好,也可再灸章门。
(十一)其他:1. 青春期:转骨汤帮助长身高。青春期发育孩子喝,让孩子发育比较好平衡:还少丹方子,放鸡汤里炖,药材要最好的,去找刚刚会叫的小公鸡,纯种乌骨鸡,去掉五尖,水开加水四次,接近冬至吃,寒冷时,寒流来时吃最好;但吃前最好先化内伤:三棱、莪术各三钱,再加六钱或更多黄芪,半杯红曲。一个冬天三锅(次)。或全家一起吃:炖肉汤加炙过的三七,至少18头的。三天两头家常吃。2. 青春痘外用治标法:黑豆打粉加一点美容的藁本,水调,外敷,洗澡前敷,洗澡后洗掉3. 土茯苓三两煮水喝,去毒去湿去风,治脑内痛。4. 土茯苓:剔骨搜风,膝盖积液,牛皮鲜,骨头里塞住的脏东西5. 大豆芽,可以去体内湿气风邪。大豆芽,每天半斤,连续三个月,可瘦小腹,丰胸,美白,降血压,解毒,排宿便6. 马钱子,防风的,治狂犬病7. 骨质疏松:桂枝汤加附子、白术8. 淋巴细胞比例30pa
到50pa之间正常,小于30pa痨病体质,大于50pa逸病体质;正常范围内的数值越高,副交感神经越发达9. 中暑:六一散10. 剧毒:鲢鱼甘草汤11. 大黄蛰虫丸,乌梅丸煎剂,或者土茯苓,都可12. 柴胡汤第一、真武汤第二之病最多13. 五脏的病会显现在手六经、足六经上,六经病会显现在足六经上,人体挡病毒的经一定是足六经,比较长。14. 十补丸,补督脉15. 陈士铎减肥方补气消痰饮
67.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附子, 甘草) 共20个方剂使用:
茯苓四逆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去桂加白术汤,芍药甘草附子汤,四逆加人参汤,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附子粳米汤,麻黄附子汤,黄土汤,通脉四逆汤,去桂加白术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竹叶汤
1.茯苓四逆汤:茯苓四两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2.甘草附子汤: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75条.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 2)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第24条.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3.桂枝附子汤: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 2)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第23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4.桂枝加附子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2条.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6.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二两(去节)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 1)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7.去桂加白术汤: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术四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 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 3)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第23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 4)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第23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8.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9.四逆加人参汤: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
? 1)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385条.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10.四逆汤: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 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 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 4)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 5)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 6)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 7)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324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 8)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53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 9)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 10)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 11)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77条.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 12)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388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 13)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389条.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 14)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14条.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 15)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36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11.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甘草二两(炙)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猪胆汁半合
? 1)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390条.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12.通脉四逆汤: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 1)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2)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3)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4)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5)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6)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7)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45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8)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45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9)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45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13.通脉四逆汤: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 1)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2)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3)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4)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5)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6)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7)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45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8)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45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9)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45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14.附子粳米汤: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粳米半升
? 1)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
第10条.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15.麻黄附子汤:麻黄三两甘草二两 附子一枚(炮)
? 1)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
第26条.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16.黄土汤:甘草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右七昧,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 1)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第15条.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17.通脉四逆汤: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 1)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2)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3)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4)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5)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6)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7)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45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8)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45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9)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45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18.去桂加白术汤: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术四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 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 3)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第23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 4)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第23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19.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四两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 1)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
第8条.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20.竹叶汤:竹叶一把葛根三两 防风 桔梗 桂枝 人参 甘草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 大枣十五枚 生姜五两
? 1)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第9条.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芍药甘草汤: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67.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以上三味,以水伍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服。(疑非仲景意)
刘渡舟
这条和69条关系密切,两条都说明一个问题:发汗可以伤阳,也可以伤津液。伤阳多从寒化,伤津液则燥化。发汗说明有表证,表证就会恶寒;发汗应该解除恶寒,但是这里恶寒加重了,这时如果脉浮,那么还可以继续发汗。如果脉不浮,见沉迟,那么恶寒就虚症了,这时就不能再发汗了。
不恶寒,但热者,“但”限定了只发热,没有恶寒,说明发汗以后津液耗伤,胃中干燥。虽然胃中干燥,但是没有大便干燥,所以只要用调胃承气汤泄热就可以了。这里说明发汗后病不解,既有阳虚生寒,也有津液伤化燥。
胡希恕
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芍药有育阴的作用,由于津液虚导致挛急,再加上恶寒,就是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发汗丧失体液,病没有好,反而恶寒,说明病由阳入阴了。如果出现四肢拘急或者腹部挛急痛,就用芍药甘草加附子汤。
刘志杰
发汗不得法,表证不解,而且汗出过多,伤了阳气。和21条,29条综合比较,这条用芍药甘草解除挛急,附子温经,那么一定有小便数,心烦,汗出,恶寒挛急的症状,这时已经入了少阴。
慢性腰痛的中医方药治疗经验
主治症状:
调和肝脾,缓急止痛,主治胃虚寒之症,肝脾不和。夜间脚抽筋。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脘腹疼痛。
表现:
浑身发冷,胃痛,但是却喜温喜按。(只有胃部虚寒引起的疼痛,才会喜温喜按。如果是热证,则会腹痛拒按。),左肋下痛,腹泻,呕而不吐,冒冷汗,比平时更畏寒。
用量:
白芍60克,甘草30克,共3剂。
出处:
芍药甘草汤出自于《伤寒论》29条之下,原文谓:“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体现了本方酸甘复阴、缓急止痛之功。脚抽筋,多发于夜间,夜为阴,夜间发病,多阴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故脚挛急,此芍药,酸苦微寒,养营和血,而擅缓解拘急之功,炙甘草甘温,补中缓急,二药合用,酸甘化阴,阴复而筋得所养,则脚挛急自伸。
药理分析:
止痛妙方——芍药甘草汤。腰酸背痛其实是肌肉酸痛,腿抽筋自然是筋脉痉挛,脾主人一身肌肉,肝主筋脉,肌肉和筋脉有了问题,就要找准主因,调和肝脾。芍药性酸,酸味入肝,甘草性甘,甘味入脾,因而这味芍药甘草汤被誉为止痛的良药,并且一点都不苦口。
取白芍20克,甘草10克,或用开水冲泡,或用温火煮,可当茶水饮用。注意,如果主治的是脚抽筋的话,这里说的芍药、甘草一定要是生白芍、甘草,不要炙过的,炙过的药性就变了。
如果是偏重治胃痛腹泻,肝脾失和的话,可以采用炙甘草,这里解释一下:
生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炙甘草是甘草的加工品,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生白芍平肝敛阴,炒白芍养血调经。
补充:
虚寒之症在白芍甘草汤之后再配合使用香砂养胃丸使用更好。
香砂养胃丸为温里剂,具有温中和胃之功效。主治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慢性腰痛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大类疼痛性疾病,现代医学把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就叫慢性腰痛。它是以腰部一侧或是两侧,或者是腰脊正中疼痛的一类疾病,多见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具有持续性、反复性、难治性等特点。
翻阅古今医案,中医治疗慢性腰痛大都以补肾为主,兼祛湿、清热、化瘀,也有从肝、脾、督脉、带脉论治的,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不能普遍适用于所有的慢性腰痛病人。临床上观察在补肾壮骨的同时,综合选用补中、调肝、温督、通带等诸多方法,恢复“筋-肉-督-带”的协调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慢性腰痛的疗效。
腰痛由“筋-肉-督-带”功能链失调导致。一般认为,慢性腰痛病位在腰,与肾、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密切相关,其病性属虚多邪少,而虚又以肾虚为主。近年来,研究者虽然也认识到肝郁、脾虚、督脉虚寒、带脉失养在导致慢性腰痛的意义,但多是从单方面进行探讨,难免有失偏颇。
腰部的屈伸转侧依靠的是肌肉、筋膜的收缩和驰张。中医学的““筋”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筋膜、韧带和肌腱。“诸筋者,皆属于节”,所有的筋都附属于关节,是关节、肌肉的衔接部分,如果“筋不能动”,关节的屈伸转侧受到阻碍,就会导致腰痛。“肉为墙”,“肉”包括现代医学的肌肉、皮下组织。
此外,督脉走行在整个脊柱正中,被称为“阳脉之海”,督脉发生病变就会出现“腰脊强痛,不得俯仰”,甚则“脊强反折”,“脊强而厥”。带脉“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所以总约十二经脉及奇经中七脉也”,故“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
慢性腰痛除与肾、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密切关联外,还涉及“筋-肉-督-带”功能链的多个环节。中医骨伤科学将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髂关节损伤等都归属于“腰骶部筋伤”也证实了这一点。即便是像强直性脊柱炎,脊中央有椎管容纳脊髓、脊椎和椎间盘构成的一种锁链式的柱状,有脊神经根、肌肉和韧带、筋膜、血管等配合,这些组织结构损伤以及发生病变就会直接或间接引起腰背痛,这与我们的上述观点也是吻合的。
调肝血可柔筋脉、通带脉
筋的功能依赖于肝中气血的濡养,即“肝生筋”、“肝主筋”之意。肝的气血充足则筋力强健,故“肝为罴极之本”。如果肝的气血不足,腰部筋脉收缩、弛张失调,就会引发腰痛。“带脉行于厥阴之分”,如果搬重物伤到腰,瘀血阻滞带脉,也会使人腰痛,表现为腰脊疼,连扯到腹部,腰腹都疼,就像一条带状,病人翻身起卧都费劲。
根据《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治阴阳两虚之腿抽筋,引申用于肝之气血不足,筋脉缩张失调所致的腰痛。临床上将原方中芍药、炙甘草的用量调整为白芍30克 60克,炙甘草10克 15克,并加赤芍活血祛瘀,加木瓜舒挛止痛。
《张氏医通·诸病门》中关于带脉病说,“ 腰痛如以带束引痛,此属带脉为病,用辛味横行而散带之结,甘味舒缓带脉之急” 。《血证论》又说,“带脉瘀血,宜用甲己化土汤”,即芍药五钱、甘草三钱,以“(甘草)甘入血分而能缓中……得白芍药则补脾,甲己化土故也”而名。临证时,我们按上法调整芍药、炙甘草用量,并根据《血证论》原方加减法加入川芎、当归、桃仁等活血通络之品,以利于祛除带脉的瘀血。
补中气可壮肌肉、主宗筋、引带脉
脾胃不仅主肌肉,还主筋,并引带脉。如果脾胃气虚,肌肉失养而缩张失调可导致腰痛,表现为坠胀性腰痛,病人描述像有东西往下扯,时轻时重,屈伸或活动就会加重,喜温喜按等。
根据“虚则补之”、“损则温之”、“劳者温之”以及“脾宜升则健”的理论,选用善补中升阳的补中益气汤进行加减。方中黄芪“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人参助黄芪补中益气;白术“治肌……和中补气”,“最利腰脐,腰脐利则水湿之气不留于肾宫”;甘草补脾益气以“长肌肉”。四药相伍,补中益气而壮肌肉。当归活血通络,且“润筋骨、皮肤”;陈皮理气调中,可使诸药补而不滞;
为使脾胃之力直达腰肾,可以去掉升麻、柴胡,加川怀牛膝、桑寄生、独活、千年健;为加强脾胃主宗筋作用,可合芍药甘草汤;若腰痛重着,“法当去腰脐之湿,则腰痛自除”,可加薏苡仁、白术;带脉虚寒,阴雨天气腰部重痛,兼见 “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治宜温中健脾,散寒止痛,可合用肾着汤;如果久痛不愈,当考虑活血通络之法,合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温通督脉可强腰脊
“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因此,督虚寒的腰脊疼不仅要补肾,更要兼顾温通督脉。清代名医叶天士就指出:“必辛甘温补,佐以流行脉络,务在气血调和。”
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曾记载了一个腰痛的姓庄病人,经诊断考虑是督脉虚寒导致的。处方:生毛鹿角片三钱(切片),鹿角霜一钱半,杞子三钱,归身一钱,生杜仲一钱半,沙苑一钱,茯苓一钱半,青盐调入三分。”
这个方子有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以枸杞子、当归身、杜仲、沙苑子补肝肾,强筋骨,茯苓、青盐引药人肾的同时,首用鹿角片和鹿角霜。可见此方重在补督脉之虚。叶天士认为: “鹿性阳,入督脉”;“鹿茸壮督脉之阳,鹿霜通督脉之气,鹿胶补督脉之血” ;“古人每以通络,兼人奇经”。如果督脉虚寒明显,脊背疼痛牵及腰胯,可用《温病条辨》参茸汤(人参、鹿茸、附子、炒当归、炒茴香、菟丝子、杜仲)加减。
慢性腰肌劳损,病变在于肌肉、筋膜,以补中气与调肝血为主,兼以补肾;而腰椎间盘脱出症、强直性脊柱炎等是脊柱本身的病变,则以补肾壮骨、温通督脉为主,兼以补中气、调肝血,以阳和汤合乌头汤加减常能取得满意疗效。